「教不嚴、師之惰」,但謹記上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育仔女父母有最大責任,不要以為「外判」教學給學校,就能外判責任。
校風多純樸,也會有搞事的同學,老師當然會盡所能處理,去維持課堂秩序,那就自然減少教課本內容時間,但教育,除了講課本知識,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包括了團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言/身教人生道理,人事處理,也是學生成長的一部份。無必要投訴其他同學百厭,但又同時間投訴老師在處理同學品行時耗費了課堂時間。個個學生家長都投訴,各說各話,一班廿幾三十人,老師逢迎得幾多個?順得哥情失嫂意,老師會按照自己專業方法去處理──如果家長相信,並尊重老師這個專業的話,就應該信任,而不是消費者心態,更不要以為學校是託兒所。
不用告訴老師個仔女生病,要求多加照顧,一來大家有眼睇,需要時懂得處理,二來料理兒女是家長自己責任,有病就應安排在家,不用逼細路上學,別以為少上一兩日堂會錯過很多,三來傳染其他人老師會更麻煩。請不要一方面要教老師如何教學生,又一方面卸卻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
仔女上堂不專心聽書,就不要怪學校沒有教這樣那樣,屈老師沒有講;子女成績差,就不要投訴試卷太長,所有同學考同一份卷是公平的;學生忘了請假簽手冊,就不要投訴班主任,仔女學習照顧自己是必須的,自己健忘就自食其果,否則人大了一樣沒有人會專心Babysit的。
當然,不稱職的老師也俯拾皆是,但那些教棍,家長投訴也沒意思,改變不了多少,最多在面前買你怕,但背後對貴子弟亦不會好得到那裡,還隨時方丈上身而細路在學校受,又真的太無謂。
老師也是常人,理應有放工時間,不必對老師過份要求,家長日促膝長談是好人,會特別照顧或家訪的是人情、好心,一班幾十人,個個同學都平等,都值得老師關注,若個每個家長都消費者大爺恩主心態,自以為是大_曬,教師一把口一雙手做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