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被毀掉的G.E.M. 重來中的本土音樂

應被毀掉的G.E.M. 重來中的本土音樂


上周末,《明報》刊登「9叫歌后」G.E.M. 與其經理人的專訪,標題非常驚人︰樂壇要毀滅重來。老實講,整編訪問不用深究,大略是這位在大陸音樂綜藝節目「一鳴驚人」的「歌后」曉以大義,說香港音樂要向前看,為其他市場作出改變。言下之意,即係叫大家返大陸掘金。但若嫌時間太多需浪費一下的,仍可一看。

老實講,看畢整篇訪問,是相當憤怒,然而筆者姑且壓下怒火,給大家說幾句話。

首先,G.E.M. 的一番話,完全顯示她的無知,以及其有限資質,極其量是好氣一點的登台搵食歌手而已。環顧現代音樂發展史,每一次的進步,根本就離不開社會發展。例如40 年代末的 R&B,是因為美國黑人市場擴大;50年代的 Rockabilly,是從道德保守主義解放的象徵;60年代校園民歌與迷幻搖滾,是回應美國X世代的反戰意識;70年代的英國 Punk Rock 及各種 post-punk 潮流,是對英國混亂社會狀況不滿的回應。而稱霸市場的現代 R&B 及 Hip Hop,根本是源自東岸黑人貧民區的生活。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年代的音樂,根本來就與當地的時局、文化、人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沒有當時的 scenery,該樂種就不會誕生。試想,如果70年代英國上下太平安穩,豈會有 The Clash、Sex Pistol 一類反建制標誌出現?

又或者,即使去到80年代的 synthpop,它都正回應歐美對電子文化的祟尚,Kraftwerk、Vangelis 和 Giorgio Moroder、Pet Shop Boys、Depeche Mode 甚至 New Order 等傳奇都是以自己國家作出發點創作。它們會計算海外市場嗎?或者會,但肯定非首要。

就當英語系地區的特殊文化連繫,造就英、美、澳三地的市場共同化,但香港流行樂的發展,亦與其他地區一樣,與其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單講華星唱片,它本來就是昔日電視廣播(TVB 旗下)一家子公司,旗下歌手為電視台供應樂曲,用作電視劇的主題曲及播曲;另一方面,現代港產片盛世的日子,歌手們都會提供作品。而歌手本身,亦會參與電影或電視劇演出,如林子祥、張國榮、盧冠廷、陳百強、鄭少秋、許冠傑、梅艷芳等,大家總看過他們的作品吧?!相反,成龍、周潤發及梁朝偉等演員,又會推出唱片。這套垂直整合的方式,時至今天仍在沿用當中,不過 TVB 不爭氣,劇太膠,才被無視。

隨香港電影走紅,像張國榮和譚詠麟一類偶像歌手也自然在外地走紅;TVB 電視劇攻入東南亞市場,也連帶將香港流行樂帶往外地去。因為香港影視文化之輝煌,音樂才被重視,與日後香港 canto-pop 流行樂市場相輔相乘。

所以,影視與音樂共生的關係,不可能一刀切說是「媒體壟斷」,在商業市場的操作中,音樂早早深入媒體當中。日劇中的主題曲、美國荷里活電影運用的配樂,不就是所謂「媒體壟斷」嗎?當然,這一點值得商榷,然而它是音樂工業其中一個必然存在的部分,名叫置入式行銷。

但更重要的,是作為粵語應用地區的香港,也是世界少有的廣東流行樂產地,本來就有著獨特的地位。如果香港只有國語流行樂,情況將很不一樣,一來競爭力不及以國語為母語的台灣(甚至大陸),二來即使產量大,本土也未必成功站得住腳。

講真,要是沒有七、八十年代的基礎,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以至千禧年後的新生代偶像根本沒機會走進海外市場。像 G.E.M. 這種千禧年代冒起來的新派樂手,她歸根究底是要靠前人打下的「canto-pop」招牌,才有發展機會。要麼她選擇以香港為基地,但一開始便討好大陸市場,或「內銷轉出口」,像 MK-pop 一類主攻強國市場的話,她不可能造出任何成就,因為她連本地市場也討不好。

又聽說,你好像在《我是歌手》中,「叫」過 Beyond 名曲〈喜歡你〉,而討得強國聽眾歡心。

的確,香港流行音樂工業走樣得令人害怕,好像除 Eason 和謝安琪以外,仍撐得住的全是中生代(即80年代中至90年代出道)的歌手,千禧過後的新人,真正可獨當一面並擁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依然未見。當然,娛樂工業追求快錢不求長線投資,創作偏向一味情歌,加上電影/電視工業裹足不前,令流行音樂工業發展走向衰敗。

然而,「往外走」三字卻比廢話更廢。關於音樂工業應走的路向,其實相當複雜,筆者難以一次過討論。但無論如何,它必須有其文化根源,否則難以生存。誠如今天的 K-pop,即使它全面傾向發展外地市場,但其與韓劇和韓國電影是一個整體。而且,它是走到今天才有資格與國際市場交合。回數早前,2011年 Wonder Girls 的美國演出為例,雖然其作品完全商業導向,但走到美國,沒有強大的影視文化支援,縱然經理人公司花盡銀彈,又與當地偶像 Jonas Brothers 合作,聽眾反應之差是超出所有人之預料。

再說回香港,本土音樂其實正慢慢重生,不過並非以G.E.M.那套「為登台搵食」哲學發展,而是由獨立創作取代偶像,一個又一個唱作人與樂團從音樂小圈子走向主流。成軍10年的 My Little Airport(MLA)肯定是當中佼佼者,因為富有本地青年生活特色的作品,這支 Twee pop 團隊紅遍兩岸三地,大陸演出場場爆滿;以靚聲為主的鍾氏兄弟,重新包裝昔日本土音樂文化精神,結合高水準的製作,開創另一條道路;主打小清新的小塵埃、唱作少女 Yukilovey、由街頭走進主流的 C Allstar、號稱「香港第一」的觸執毛、已貴為 rap matel 班霸的 LMF,有誰是專為他人的口味服務?

又說回頭,因為互聯網的關係,獨立音樂人才有新的平台發表人作品。而你 G.E.M. 呢?不就是靠中、港兩地電視音樂節目曝光才走紅嗎?又老實說,筆者未見過 MLA 上電視。

香港本土音樂工業還需面對其他問題,如發行模式及商業營運等。怎樣怎讓樂迷肯掏出銀包買音樂,是當下所有 music marketer 的急需思考的問題。

可是,真正做到如 G.E.M. 口中所言,為出口市場度身訂造音樂找出路的,暫時想到的例子,應該只有「天堂鳥」,然後是18歲以後的張如城……對,他倆都很戇X。

G.E.M. 你可不是80年代的周華健,人家是跑到台灣讀書才被發掘音樂才華,你說到底還要在香港撈好幾年,借香港得來的名氣上大陸電視節目「叫」紅。今天發達了,面子大了,你居然夠膽在你的發跡地說這番話?

總結,G.E.M. 你喜歡搵強國人錢,沒有人會阻止你;但要以你的成功作楷模,「毀掉」香港本土音樂工業重煉的話,第一個要毀掉的應該是你。你的死因是︰自大、忘本與無知。

而你不來香港開演唱會也好,其實一點也不可惜,it’s none of our fxxking business,但請不要XXX香港人,我們不喜歡被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