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末代港督彭定康應邀來港出席「公民實踐論壇」,演講題為「香港管治:禮崩樂壞」,清楚講出香港管治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取信於民,而且他引用孔子的說話作為開場白:
我在香港生活的五年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在那段期間,我體會到孔子的智慧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在1992年來港,當時我差不多五十歲,在此之前,我從沒讀過《論語》。這於我不單是一個錯誤,而且引以為恥。自此之後,我重覆參考《論語》,學習當中的精湛智慧和道德教誨。
今天,我首先想引述孔子與弟子的對話,看他怎樣一針見血道出良好管治的精髓。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民」指的當然是公民,他們比總統、總理、君主、黨委書記及總督,都來得重要。公民創造良好管治,也受惠於良好管治。讓我解釋我的意思。
當你上網搜尋「良好管治」,你會找到大量關於這題目的書本、研究和報告。談論這課題的人明顯比真正參與管治的人多!這不僅是一個關乎國家或地方政府的課題,它亦涵蓋國際和商業機構、公民社會和大多數其他性質的組織。不過,好政府的很多特質有廣泛的共同適用性。無論是國家或省級的政府、公共或私營機構,最好也具備這些特質。而這些特質當中,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是問責性。
華夏復興,由讀《論語》開始。英國人彭定康懂得,許多華人卻不懂,甚至以擁抱普世價值為榮,違背常識常智。正如王陽明詩曰:「拋卻自我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
禮崩樂壞說香港
從孔子春秋亂世穿越二千五百年,來到今日同樣是亂世的香港,我們看到香港政府的高官盡是「民無信不立」、「舉枉錯諸直」的廢物與奴才。
當中最影響香港人的教育政策。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經常公開發言叫香港人愛國,香港學生北上,例如2020年11月27日,楊潤雄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認為香港長遠發展要融入大灣區,說:「如果我哋仲係抱持住一個仲係好抗拒、一定唔可以上去嘅心態,係咪對小朋友未來發展係好事?」
根據《澳洲人報》指出,楊潤雄有一子一女正在澳洲居住。當場主持人沒有問:「楊局長,貴子女於何處就學?」不稱職的官台主持沒說的話,孔子早就於《論語.衛靈公篇》說了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而楊潤雄公開示範的卻是相反的「己所不欲,全施於人。」公開獻媚,不以醜為醜。
民無信不立,因為過往的劣跡斑斑,惡名昭彰,所以香港人不信任特區政府。2019年反修例抗爭時,香港政府每日公開說謊。「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自己是說謊,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當時的香港人,對前蘇聯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Aleksandr Solzhenitsyn以上一段名言深有同感。
奇怪的是,當時不相信政府的香港人,不旋踵,華麗轉身,到了2020年瘟疫政治下,竟然變成信任香港政府,跟隨政府公佈的防疫指揮棒翩翩起舞。面對荒謬世情,孔子會說「吾不欲觀之矣」,所謂無眼睇也。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