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移民,屈原上身

戰火移民,屈原上身


童年讀小學,有端午節庶民投糉於江以弔祭大夫屈原之說,宣揚屈原是愛國詩人。屈原因忠於楚懷王,不是效忠於楚國。

楚懷王是楚威王熊商之子,統治時期約為西元前339年至329年。至於屈原,是楚武王(統治時期約為西元前741年至西元前690年)熊徹之子屈瑕的後人 - 因獲楚武王封於屈地,故以屈為氏;所以彼此都是王親國戚。

楚懷王起初勵精圖治,後來聽信小人,屈原一氣之下,投江而死,是宮廷親戚之間鬥氣而已;只是到了推翻滿清,中華民國建立,要建構一套愛國神話和國族詩歌,故此借助《楚辭》作者屈原一用,稱之為「愛國大詩人」,憂懷故國而死,楚人以糉子投江祭之。

讀大學時開始研究風俗志。周朝記君子(貴族)之禮,不記庶民之俗。《漢書.地理志》記五方之民,只概述嗜欲不同,但不記其實。實記庶民風俗,始於晉末之後,南北朝間。

端午節紀念屈原之說,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的風俗記載。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世說新語》)云:「周時,楚屈原以忠被讒,見疏於懷王,遂投汨羅而死,後人弔之,因以五色絲繫角黍,於節日投江以祭之。」當時稱為「角黍」(粵音暑)。南朝劉宋之後是齊,之後是梁。

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以及宗懍《荊楚歲時記》,均有提到「糉」。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云三閭大夫。謂回曰:『君聞常見祭,甚喜。但當年所遺(遺與「饋」通),俱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五色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糉,並帶楝葉五綵絲,皆汨羅之遺風。」

(陳雲譯: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紛紛哀悼他。到了這一天,人們用竹筒裝米,扔進水裡來祭奠他。東漢建武年間,長沙有個人叫區回,大白天裡忽然看見一個士人,自稱「三閭大夫」。他對區回說「得知你正要來此祭奠一番,我很欣喜。但這些年來,大家所送來的東西,全被蛟龍偷去吃了。今天你如果有甚麼要送我的話,可以塞些楝樹葉在竹筒上面,再用五彩線纏住。這兩樣東西是蛟龍最害怕的啊!」區回按照那人說的方法去做了。今天,老百姓們在五月初五包粽子時,還要包上楝樹葉、纏上五彩線,都是由汨羅河祭祀的舊風俗而來。)

晉朝在永嘉之亂之後,衣冠南渡,認識吳越風俗 - 士大夫由北方搬到南方,哀傷而懷古,見南方水澤之民斷髮紋身,於端午節划龍船、食糉子,又投糉於江中祭祀蛟龍(鱷魚、大蛇之類),想到屈原因被懷王離棄而驅逐出楚國首都郢都,遭流放於偏遠的江南沼澤,命運與南渡之晉朝士人相同,由是顧影自憐,將屈原投江、楚人哀之之事,混雜而為糉子祭屈原之說。

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的幽默之處,乃屈原成了水鬼,見鱷魚大蛇之類盜取祭品,於是請求區回以辟邪趕鬼的楝葉封住竹筒飯,再用五色繩綁緊,以嚇怕蛟龍。這就是報復了 - 一鬼所食有限,只有某些糉使用道術就可,其餘不必。這故事倒是寫出戰國時代人物的真性情。

《禮記.曲禮》記載,親族之義,復仇為先,屈原要蛟龍見糉而不得食,復仇意氣甚濃。此外,五色繩乃避兵禍及辟邪趕鬼之用,魏晉南北朝戰火連綿,百姓流竄鄉野避難,故有此風俗。

如今香港被中美冷戰所傷,人民飛渡東瀛歐美,憶記端午風俗,更為可憐可哀。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5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