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驅蝗守護最後的玫瑰

以驅蝗守護最後的玫瑰


過去的星期日,本土義士在尖沙咀廣東道發起的「驅蝗行動」,雖說只有大約二百餘眾參與,造成的震撼,卻如平地驚雷,氣勢遠較年年如例行公事的「七一遊行」還來得厲害。

最少,震撼惹來土共團體護主深切,港共政權惶恐不安,甚至連遠在大陸境內的中共媒體也按捺不住,氣急敗壞的出來咆哮,說明他們對於本土意識在香港萌芽成長,確實是感覺非常害怕。

先不語成敗功過,無可否認,香港人這回是打出了漂亮的一仗,既清楚又明白的告訴中共,儘管以瘋狂的經濟及移民手段染紅香港,也不是他們想像中的容易。

然仗是打完了,也該是時候冷靜下來,檢討並謀定以後如何繼續下去。研判社會運動是否成功,從來都不是左膠常言的「階段勝利」,實際上是要得到最後勝利才算完滿。故此,早點計畫下一步,總會對整件事情有利而無害。

受到今次的打擊,相信中共對未來類似的行動,會採取絕不姑息的態度應對。從黎棟國到梁振英事後的發言,隱然已感覺得到,港共政權為表對中共的效忠,必然會以諸多藉口,對付參與行動的市民。而且,中共派遣的港共團體,下次亦應該會進行更多的直接挑釁,並在得到港共政權背後撐腰的條件下,企圖上演一場全武打也並不稀奇。

下次運動會否發生上述情況,固然未能確定。但是,將會參與下次運動的人,最少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假如,作出最壞打算,那便需要考慮下次行動,將要應用怎樣的模式,來避免敵人可以借題發揮,打散眾人士氣。

對付較自己強大的敵人,以硬碰硬,玉石俱焚始終要留到最後。況且,於現在本土派先鋒還屬相對少數的時候,保留本土派的實力也是當務之急。換句話說,是不可過份依賴少數本土派,不斷地走進敵人的炮火中冒險。相反,每個真心為香港的市民,也應該多走一步,利用敵人無法口實的「溫和方式」,向敵人製造最大的麻煩。

本來,「佔領中環」也是一個選擇,可惜行動落入一眾「和理非非獨求敗」的泛民手上,那再跟隨他們下去,結果只會是變為他們成功賣港當日,那堆壓在他們腳下的白骨。

故此,香港人該當重新把天生懂得走位的技藝,運用到彈性抗爭之上。所謂彈性抗爭,就是無須拘泥於有否政黨或政治組織發動,自發籌組對政府來說,一些具有滋擾性的行動。例如,在假日蝗蟲聚集的地區,用一人一行李箱拖行的方式「自由行」。或者,自製訴求標語作為衣服或裝飾也好,在假日鬧市蝗蟲聚集的地方來回行走。總之,是務求令蝗蟲感覺不便、受到侮辱,使得港共政權疲於奔命,便可收扶助香港整體本土意識上升的功效。

這類自發行動,對於大部份未習慣抗爭的香港人來說,可以看成是未來參與大型抗爭前的試煉,而且港共政權亦難借機阻撓,屬一舉兩得的方便法門。只要愈多零星的自發抗爭行動出現,配合間中的大規模、具組織性的抗爭行動,則必能逼使中共面對現實,從根本上改變對香港的策略。

1989 年,當時的港英政府推出「玫瑰園計劃」,喻意香港將會擁有一個美好的將來。時移勢易,當日的夢想,今日已為中共所打破,玫瑰園建立不了,原來如朵朵玫瑰開得燦爛的光景也不復再,剩下來僅餘的一點本土意識,那彷如最後的玫瑰,若香港人還不懂得珍惜,還不盡力為玫瑰澆水施肥,則在她受盡中共摧殘蹂躪,枯死凋零以後,到時香港的悽涼苦澀狀況,準會來得比黛玉葬花更形悲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