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向廣東省購買東江水的新協議明年1月1日生效,收費加幅約6%。由於開支增加,水務署遂研究水費明年起加價,預料加幅有機會達雙位數。港府自2006年開始與廣東省簽訂「統包總額」的供水協議,每年供水上限為8.2億立方米,不過在過去8年,除了2011年曾輸入8.18億立方米水量較接近上限,平均每年只用約7億立方米東江水,然而即使用不完,廣東省方面亦不會退款。據有線《新聞刺針》指出,8年來香港付了錢但沒用過的水,加起來就有10億立方米,可以放滿40億個浴缸,價值50億港元!
隨著深圳、廣州、東莞等地對東江水需求持續上升,水務署解釋「統包總額」的方式可確保即使在百年一遇的極端乾旱情況下,香港都能獲得可靠充足的供水量。不過情況更似是港府被揑住軟肋,讓對方予取予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政府曾與廣東省方面探討採用「按量付費」方式,但由於深圳等城市對東江水同樣需求殷切,這方式難以保證香港能獲所需供應量,政府以擔心會影響香港供水安全為由而不予採納。但在另一邊廂,廣東省賣給深圳(每立方米$0.96)和東莞(每立方米$0.5)的東江水價錢,卻便宜過香港(現時每立方米$4.8,1月1日後升至$5.5)一大截,即使費用包含了巨型水管輸水的成本,費用仍然偏高,比起新加坡向馬來西亞買水的價錢貴逾200倍(每立方米$0.017)。
香港除了輸入東江水,真的沒有其他可行的供水方案?現時本港17個水塘儲水量達5.86億立方米,約佔香港食水供應二至三成,政府指即使將軍澳海水化淡廠 2020年落成,亦只佔本港5%供水量。然而對比起新加坡,近年積極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海水化淡技術,致力令成本降低,減低對外購水源的依賴,無形中也令自己的議價能力提高,做法絕對值得政府參考。
(有線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