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

地獄



原始地獄

這陣子,呼叫人落地獄之聲此起彼落,但究竟是下誰家的地獄?就讓在下由原始的世界觀談起。古人早就意識到死亡是無法逃脫的宿命,而且對人類來說是絕望、悲慘的。若果假設人死後是虛無,勢必會導致人類思想「活著究竟為何」。相信有死後世界的存在,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在古代社會,人類普遍接受「泛靈信仰」,所以也會普遍接受人有靈魂,已死後世界,就是人死後靈魂居住的地方。原始的死後世界和現世極為相似,所以在生的人會獻上生活用品(食物、衣服)貢奉先人。及後,隨著人類文明發展,死後世界的開始有不同的想像,大概可分為三類:「樂觀/悲觀型」、「天國/地獄型」和「靈魂育成型」。三個類型的細分可見附圖,在此不贅。世界主流信仰的死後世界,都是「天國/地獄型」,佛教信輪迴,而基督宗教則信一次終末大審判。以下,集中介紹基督教的地獄。



基督教地獄的發展

基督宗教脫胎自猶太教,早期猶太教並沒有清楚的天國地獄觀,只有「陰間」的觀念。陰間有時又被稱作深淵,是一個遭到拋棄、暗鬱寂寥的世界,死人下到陰間,沒有刑罰,只是永恆地呆在那兒。到了約公元前三世紀,猶太教起了變化,一種被稱為「天啟文學」的寫作流行,也影響到猶太人的地獄觀。當時,猶太人遭滅國,被俘虜到巴比倫,他們遂產生一種對天國的盼望,認為神會終結世界,施行審判,凡屬神的子民(猶太人)就會得進天國,掌王權;而仇敵(外族人)就會落地獄遭刑罰。這種嶄新的觀念,也令「陰間」的觀念產生變化,陰間變為一個臨時停留所,靈魂在那裡等候末日審判。這種思想,一直維持到耶穌時代。《聖經》新約對地獄只有很少的具體描述,大小、位置並不清晰,可以肯定的是耶穌說過「在那裡,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

另外,我們知道,地獄是預留給罪人。我們今日稱某些人會落地獄,某些人會升天堂,完全是出於人意,至於誰是罪人,最終要等到大審判,才能分曉。在歷史的發展中,教會不斷將地獄描寫得細緻(細緻到脫離聖經),發展出「煉獄」(Purgatory)、「邊獄」(Limbo)等觀念。煉獄、邊獄都是暫時的,前者為煉淨「不聖潔的信徒」,幫助他們的靈魂淨化;後者則是無辜死亡者去的地方(嬰幼兒),那兒並無刑罰,只是一個等待的地方。到了大審判後,所以歷史上的人,都會被歸類進入天國或地獄。地獄觀的發展,後來更仔細,到了但丁(Dante)《神曲》可謂高峰,地獄怎樣分層,每層罰甚麼人,都給但丁先生看透了。此外,約翰·密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也對地獄有一番相當具體的描述。至於基督新教,則完全否定了煉獄、邊獄等《聖經》內容沒有的描述,只取《聖經》所述並宣講。故此,基督新教對地獄傾向較抽象的解釋,講論亦不多。



叫人落地獄,是呼喊公義

人類無從得知死後世界的真象,卻不斷努力的描繪他世的光境,為的是要告訴世人,善惡到頭終有報。作奸犯科者,今世逍遙,但他生受罰;義人在人生受苦,但最終會得享天國。這是人對公平公義追求所產生的投射。陳雲呼籲抗爭者叫「梁振英,落地獄!」,並說會有效果。很多人當笑話,說這根本就無效。但於在下看來,叫人落地獄,是對公義的呼喊,儼如舊約先知宣告預言。《聖經》舊約的先知,經常發出神諭,預言國家滅亡。這些神諭是警號,告訴當時的人他們究竟犯了甚麼罪,並宣布他們的下場。以下是一例:

「耶和華如此說:猶大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為他們厭棄耶和華的訓誨,不遵守他的律例。他們列祖所隨從虛假的偶像使他們走迷了。我卻要降火在猶大,燒滅耶路撒冷的宮殿。」《阿摩司書二4 - 5》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知阿摩司發出預言之先,已經有其他先知不斷告誡猶大人,勸他們悔改。到了一個三番四次地犯罪地步,神就宣判了。以上就是一個典型的咒詛神諭,目的是彰顯神是公義的神。叫「梁振英,落地獄!」是直接的預言他的結局,也是我們希望公義得彰。當市民已經用盡辦法勸告政府要按民意施政,但他們三番四次地無視我們,宣佈他落地獄,不是咒詛,而是宣告梁振英的未來,是一個Fair Comment。

(原文刊於第十四期《熱血時報》,於2013年12月22日免費派發。
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耶教異聞錄》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