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把思維變得膚淺

民意調查把思維變得膚淺



西方著名倫理學學者 MacIntyre 在他的一篇題為「情緒主義」的論文指出,現代人只以「好、惡」(preferences)作為道德或價值選擇的標準,缺乏了深度的論述,是一種走向膚淺的表現;他更進一步指,當今世界所流行的民意調查,將加劇整個社會在價值或政治議題上的膚淺走向。

根據 MacIntyre 的理論,選擇食牛雜或燒鵝、飲可樂或雪碧,是個人口味問題,是屬於喜好(preferences)的層面。對於個人喜好,我們都相信這是純粹感覺的、是主觀的東西。

對於食肆,或普遍的產品消售者來說,要了解他們的貨品是否符合客人口味、或是喜好,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他們只需要看看好多少顧客光顧就清楚不過了。當然,大公司產品就會做市場調查,希望有更準確的數據。

而作為顧客的,也受著這種邏輯去尋找美味的食肆、優良的產品。所以,多人光顧的食肆,食物味道大體上應會不錯。這種市場調查的邏輯,對顧客來說,當然只作參考,但如果我們跟著這些數據去作選擇,那麼,我們個人的喜好也會變得隨著群眾走!在産品消費上,會慢慢煙滅了個人的獨特性,個人主觀會喜好,變得隨波逐流。

價值的選擇、道德的判斷,似乎並不單單可以用喜惡作準則。你問一個小孩是否願意上學,相信有不少會說不願意,因為辛苦。做家長的當然不會按小孩的喜惡,作為他們決定是否去上學的準則。小孩不願意上學,家長除了威逼外,當然也要說理,讓孩子明白、理解選擇上學的意義。價值選擇、或道德判斷,是需要作深度思考,作討論的。

選擇一種職業、一種生活方式、或是一個政治制度亦然。我們斷斷不可能只以個人喜惡作決定,我們會通過思辯,理解進而作出選擇,這才叫有意義的選擇,否則,我們的選擇變得任意的(arbitrary),一個廣告,一個電視的片段,一個簡短的對話,都有可能就會改變了我們的選擇。

但不知曾幾何時,以個人喜惡為準則的選擇標準,伸延到價值選擇、道德判斷的層次。由「你覺得可樂好飲,咁咪飲囉」到「你覺得離婚係舒服嘅,咁咪離囉」,我們開始認為價值選擇、道德判斷,都是個人喜惡的問題而已。我們愈來愈少去辯論道德、或價值的選擇。我們認為價值的選擇,應該由主觀的喜惡指導!我們在價值層次上的生活選擇,變得簡單、任意、膚淺。結果,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有人覺得民主好,但也有人覺得唔好㗎!」民主制度,變成了跟可樂的味道同一層次。

基於這種想法、這種邏輯,遇上需要辯論的社會議題,民意調查,做像市場調查一樣,順理成章成為議題的取決標準。民意調查的結果,就是統計上推論出社會上,對某議題的喜惡人數的結果。我們要了解香港是否要有公民提名,於是做民意調查。有了調查結果,等同於我們作了抉擇一樣。民調,等於選擇去那一間餐廳、購買那一類貨品一樣,多人選擇的,相信應該是好的吧!

一個月來,對雨傘革命的民意調查,無論是支持的人數多或少;認為要退場的人多或少,都可能只是被訪者的當下任意的喜惡選擇,而我們按照著民調去理解整個雨傘革命的方向,只會讓我們對政制討論,變得膚淺化,變成是否要食牛雜的層次!

(圖片來源:http://southavenchamb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