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諮詢委員會轄下的環境評估小組,於本月18日在一片爭議聲中,完成對機場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的審議。小組將整合報告建議和補充資料,在9月份呈交環諮會大會繼續討論。本台節目《大香港早晨》特此訪問反對興建機場第三跑道的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先生。
機場飽和 子虛烏有
機管局興建第三條跑道的理據,主要是現時機場的使用率已達飽和。然而,林超英認為這是「假飽和」,以此作為增加跑道的理據並不合理。根據當年興建赤鱲角機場的規劃文件,顯示機場的客運量最高可達8,700萬人次,而現時卻只有6,000多萬;貨運量方面,在原來的規劃中上限可達900萬噸,但現時機場的貨運量卻只有400萬噸;按原先規劃,跑道每小時可有86班次升降,如今卻只得68班。
林超英指責有關當局刻意引導輿論,將第三條跑道的爭議焦點,放在中華白海豚的生態問題上,但是當局這種做法,純粹只是為了掩飾興建跑道理據的先天缺陷,而這種缺陷當局實在無法推諉。
原有規劃已備解決方案
林超英認為,現時機場主要的問題是效能不彰,而這個問題並非興建第三條跑道所能解決。例如現時本港機場開設大量來往中國二、三線城市的航班,由客量較少的飛機接載,加重跑道的負荷,卻沒有提升客運量。在原來的規劃中,機場每班機的平均載客人數為314人,而現時的平均人數卻只得192人。
赤鱲角機場自1998年啟用以來,並沒有增加班次效率的措施。例如在原來的規劃中,2005至2015期間將削平大嶼山東北面的兩個山峰約二十米,清空航道,使飛機起飛以後能更直接進入向南行航道,比現時向馬灣方向才能出海的航道效率更高。而該方案即使是環保人士,也不會有太大的反對,惟政府卻一直知而不行。
廣州軍區設「空牆」 增飛機起飛航程
另一個嚴重影響飛機升降效率的因素,是俗稱「空牆」的中國廣州軍區的空域限制。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仍被中國視為境外地區,而廣州軍區規定飛機必須在17,500呎以上才能進入中國領空。因此飛機於本港機場起飛以後,需要向南盤旋,直至達到這個高度,才能往北進入中國領空。由於飛機升降受到這種限制阻延,飛機不能直接進入航道,延誤了本港機場飛機升降的效率。
林超英又指出,本港機場處理客運的能力,可從增加登機橋來提升。現時的二號新客運大樓並沒有登機橋供旅客登機,而本港機場約有五分之一的旅客,需要乘搭巴士才能登機,嚴重影響機場處理旅客的效率。現時機場只有49個登機閘,不過在原先規劃的文件中顯示,將來會興建的X型客運大樓可增加44個閘口,然而,機管局仍沒有積極籌備興建。
由此可見,現時赤鱲角機場所出現的「飽和」,純屬機場和航空管理的問題,大部份是機管局和民航署的責任。效率未如理想原因,在於這兩個機構未有做好份內事,並非單藉興建第三條跑道才能夠解決。林先生又認為興建第三跑道的造價達2,000多億,而清空航道、解決空域管制、使用新式導航系統,甚至興建X型客運大樓所動用的公帑,肯定遠低於興建第三跑道的造價,而且對環境的影響亦小得多。林先生指出,若政府是私人公司,機管局這個興建新跑道的「超貴」方案費時失事,必定遭到董事會否決。
延伸:
第117集:佔中當警鐘,誰人去救火/ 通訊局或不建議亞視續牌/ 訪問:林超英(反對機場擴建第三條跑道的原因)/ 新主持篩選有辦法
http://passiontimes.hk/?view=prog85&ep=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