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流亡,劉琦避禍 — 有命才有可能成功ε=ε=ヾ(;oдo)/

重耳流亡,劉琦避禍 — 有命才有可能成功ε=ε=ヾ(;oдo)/


政治權鬥,從來兇險。要贏,首先要活命。要活命,就不能惜存面子。跑,流亡避禍,直到最後成功為止。

在5月22日,有報道指涉及2016年旺角事件而被控的本土民主前線前召集人黃台仰及成員李東昇,已獲德國給予難民庇護。報道甫出,即勾起不少人的記憶,當年偽獨中人大力駁斥國師陳雲主張尋求政治庇護,現在頭面人物卻是口裡說不,身體很誠實,貫徹國師主張,實在令人忍俊不住,訕笑不止。

流亡不可恥,最緊要最後成功。重耳,如果他以後不是成為春秋五霸的晉文公,想必無人認識,史書之中或許只有數筆,輕輕帶過。重耳之所以出走,皆因其父晉獻公寵姬驪姬起亂,廢長立幼,改立驪姬之子奚齊,而被廢的嫡長子申生一說被驪姬所殺,一說其自盡;重耳自此流亡19年,經歷狄、衛、齊、曹、宋、鄭、楚、秦八國,後來歸國即位,才有後來功業。

離亂流亡,對常人而言是折磨,但只有苟存性命,才能說日後的事。一個人如果經歷近廿年的流亡歷練,依然不改志向,有過人成就,實在不足為奇。

重耳的兄長申生就錯過了這個機會。在他死前,有人勸說他投奔他國,他回答說別人污衊我謀害父親,誰人會接納我?我自殺罷了。《史記》這樣記載。申生就沒有以後了。

流亡最後成事不是孤例。另一個更為人熟悉的、精擅流亡,甚至被人譏笑一生都在逃命的,就是蜀漢先主劉備。由陶謙,到曹操、袁紹、劉表、孫權,不顧身段,跑到最後,就三分天下了。逃跑的過程是淒涼,滿身泥濘,但不這樣做,蜀漢正統早就亡了。

下決心流亡是艱難的,要捨棄眼前的安逸。劉備曾經投靠的諸侯荊州牧劉表,他的長子劉琦就像申生一樣,受後母排擠,劉琦器重諸葛亮,經常向他求教自保之術,諸葛亮多次托辭推搪。一日,劉琦帶諸葛亮到家中後院遊樂,然後登樓飲宴,上屋抽梯,迫諸葛亮獻計,更力言只有他們兩人知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不?」諸葛亮才以申生、重耳之事,婉轉回答:「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劉琦之後借江夏太守黃祖戰亡,外調替任,多活了數年命。如果貪於現在的安逸,劉琦命就短幾年。
 
下決心流亡是艱難的,除了要捨棄眼前的安逸,更要不斷割捨然後的面對的種種誘惑。重耳流亡期間,曾到齊國,時為春秋五霸的齊桓公掌政,或許是識英雄重英雄,嫁了宗女齊姜給重耳,重耳在齊國好食好住又有女,漸漸不再想復位。齊姜和重耳從臣狐偃合謀,灌醉重耳,強行送走,重耳酒醒後,險些怒殺狐偃,之後才冷靜下來,重拾初衷。到後來重耳到秦國,秦穆公一次過嫁五個宗室美女給他,他笑納後,仍不忘其志。

相比申生,劉琦多了一分果斷,才沒有重蹈覆轍。如果孤身一人的劉琦,疑心諸葛亮建議,拒避禍江夏,堅守基業抗曹的他,怕且連親弟劉琮降曹的一刻都見不到,早就死於非命。

劉琦和重耳,成就的功業有大小之分,但不應因其小而貶低。重耳的成就當然是大,劉琦的成就,除了日後以江夏作為另一個政治庇難的地方,接濟同為抗曹立場、漢室宗親的劉備外,未甚作為,但這不打緊,因為他已經做了可以做的事。不然,劉備恐怕無命佔荊益兩州之地,三分天下,延續漢室正統。

諷刺的是,劉琦要苦苦哀求諸葛亮才有良計自保,早年國師陳雲在面書明言尋求外國政治庇護之途,卻被置若罔聞。撰文之前,筆者在面書提及劉琦與諸葛亮故事,蕭傑如此回應:「人地是千方百計困住孔明係閣樓黎迫孔明教佢點做。呢家?facebook寫出黎唔聽都算仲要DNLM。」東漢末年英雄輩出,劉琦如果不是諸侯之子,恐怕連三流人物也排不上號,劉琦之流,也知誰是高人,甚麼是妙計,言聽計從,偽獨之流,卻是如此蒙昧無知,歇斯底里。

有趣的是,出身卑微、性格粗鄙的劉邦,總是明白張良的計策,聽說採納;其他人始終不明所以。所謂無知,無關學識,在於虛心。

也不是人人都需要走,但要掂量一下自身。曹操第二次攻打張繡時,被劉表派軍堵絕後路,曹操在前後受敵之際,連夜鑿險爲地道撤退,運走輜重,埋下伏兵,讓敵軍以為曹軍已退,匆忙追擊,然後被曹操伏兵殺敗。事後曹操謀士荀彧詢問緣故,曹操回答阿媽係女人嘅答案——《孫子兵法》的名言「置之死地而後生」:「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戰,吾是以知勝矣。」同樣的答案,幾十年後馬謖在街亭也是這樣回答,最後慘敗,被諸葛亮揮淚斬殺。

被魏軍斷水斷後路殺敗事小,連累諸葛亮北伐失敗事大。如果是身經百戰的曹操,說話當然有份量,因為他身經百戰,手握精兵猛將,死戰之前有規劃;如果是初出茅廬的書生馬謖,還是小心翼翼為上,更不堪的是無無謂謂血氣上湧叫嚷:「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然後自己走先,等人玉碎,自己連瓦也談不上。玉碎和瓦都是假,只有全身而退是真,連累別人也是真。

政治判斷重要,更要果斷,遲則生變。有時就像扁鵲為齊桓侯治病一樣,時機過去了,就沒有回頭的機會。《史記》記載,神醫扁鵲路過齊國,見到齊桓侯,說他皮肉之間有病,不醫治將會惡化,桓侯不以為然,嘲笑扁鵲;過了五日,扁鵲跟桓侯說他的病已到血脈,不醫治將會繼續惡化,桓侯不聽;又過五日,扁鵲說桓侯的病已到腸胃,桓侯還是不;再過五日,扁鵲見到桓侯,走夾唔唞,逃離齊國,因為桓侯病情經已惡化至藥石無靈,到時醫唔好,扁鵲就要陪葬,當然走為上著。

可以醫時,病人不醫;不能醫時,病人屌醫生醫唔好。世情如此,難怪神醫扁鵲、華佗,最終死於非命。話又說回來,留侯張良,武侯諸葛,同為國師,他們的建言劉邦劉備也偶爾不聽,致有睢水、夷陵大敗,之後收拾殘局的還是他們。

要看到反敗為勝的一刻,噫,說到底還是要夠長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