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除UA院線執笠,近期較多人討論(特別在Clubhouse)的電影話題,莫過於「香港電影是否已死」。蕭若元與游學修的激辯一石激起千重浪,連杜Sir杜棋峰也在訪問節目中回應。
「電影是否已死」與「電影業是否已死」是兩個不同問題。電影不會死(至少未來十年不會),極其量是載體改變,呈現方式與片長亦有異;但電影業呢,就得從幾個問題開始 - 產出能持續吸引足夠的市場嗎?能吸引投資者持續注資嗎?能否提供足夠工作機會以養活業內人士呢?......寫到這裡,大家該心水清吧?
香港電影不死,但業界本身已奄奄一息。試問,除了古天樂搏老命集資開戲,Golden Scene打本投資,楊受成在合拍片的大生意中撥出部份資源,請問今天還有幾多人願意投資本地製作?就算有戲開,每部份的預算又有多少?近來,香港每年產出幾十部電影,單是純本地製作,有幾多部是港府參與投資呢?每年又有幾多導演能透過Filmart或HAF等平台成功籌錢開戲?再者,在透過申請資助去開戲的新導演之中,有幾多人有機會製作第二部,甚至第三部作品呢?
比如《點五步》的陳志發,今日有執導第二部作品的機會嗎?單計港幣四百多萬的票房,在劇組成功把製作費壓縮至兩百多萬後,其實已成功回本甚至賺取微利;加上坊間不俗的口碑,為何他仍未有第二部導演作品推出?聽說《淪落人》導演陳小娟遭遇好一點,快將開拍第二部作品。而像《救殭清道夫》的趙善恆般,一開始便執導商業作品站穩腳的,在今天看來是神蹟。
香港電影業無法養家,已非今天的問題。結果是製作人不是轉行,就是以極低預算接拍中國網絡平台的電影。聽過《血戰銅鑼灣》系列嗎?正是香港電影人為大陸串流平台拍的江湖片;又例如溫日良的《燃燒的夏》,結局還是唱好中國,1997年後的「美麗新香港」沒有黑社會。慢慢地,香港電影業由以前生產「港產片」漸漸變成「有香港特色的中國電影」,即所謂「港味作品」,我稱之為「港味片」。
「港味片」不受地域限制,任何國家的創作只要加入大量香港特色元素就可;換言之,中國可以,台灣可以,新加坡亦可以。「港味片」或會在港取景,片中演員或會講廣東話,但故事本身與香港的社會、文化及意識形態沒直接關係,極其量是借用。當然,製作人亦不一定需要是香港人,因為「港味片」只是借用香港的元素 - 準確說,是借用了八九十年代港產電影的元素。
某日,當我們接受「港味片」成為主流,甚至接受「港味片」反過來淹沒了「港產片」,或者情緒上會好過一點。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2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