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革命滅,臨別盡依依。和理非非歿,此刻汝應知。
歷時超過七十天的雨傘革命,終於在港共政權聯合一切附庸之媒體及組織支援下,在2014年12月11日正式告終。曉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場革命在多番升級不遂的情況下,早已預告會走上如此絕路。傷感是自然的,但在悲慟過後,除非是立心認命,否則亦應該好好思索未來,香港的路往後該怎麼走下去?
金鐘清場以後,下一個將會是弱不禁風的銅鑼灣佔領區。隨著所有佔領區遭掃平,整場革命亦真正的畫上休止符,而一連串政府的「秋後算帳」,也會在這個時候進入白熱化,故遭到拘捕的市民,相信會為數不少。然而,這種做法只會令民怨未能消退以外,反作進一步的累積,為抗爭者在下一場戰事帶來更大的能量。
至於雨傘革命,有否為香港創造出新的景象?答案倒是肯定的,但並非是抗爭者心目中的初衷,反之帶來了一個契機,為大多數人心裡那個一直存在,但又一直無法解開的心結鬆綁。
今回革命的最大得著,主要是令到社會上長期強調「和理非非」的妖魔鬼怪統統現形。幾十天的佔領日子,「和理非非」的始祖泛民,只有蜻蜓點水式的參與,反而在譴責市民企圖令革命升級方面,他們的聲音最多也最響,於打壓民眾一事上,較諸港共更為積極。
事實證明,無論是怎麼的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爭,於一個只崇尚極權與暴力的政府面前,都顯得軟弱無力,非但無法爭取得到甚麼回來,更加要賠上身體損傷及精神損耗,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終教得不償失,或更準確的形容,是從未有得卻失去甚多。
故此,未來的抗爭模式,首先要放棄對「和理非非」能成事的幻想,取而代之是用「勇武抗暴」作為抗爭之根本精神。所謂「勇武」,其主旨先在於「勇」然後 「武」。抗爭者必須存有「不到黃河心不死」之決心,在目標未達以前一直勇敢前行,面對障礙與困難皆不輕易言退,甚至於逼不得已,或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以武力保障自己及目標不受損害。
堅決不放棄武力,目的是向敵人展示決心,並向對方表明,一旦遭到對方無理對待的時候,會向他們還以顏色,而非是純粹的依賴武力,去達到抗爭的目標。
經過此次革命的失敗,未來的路將會更加難行,而壓抑自己在「和理非非」的限制下爭取,只會重複徒勞無功的命運。正因如此,「勇武抗暴」變成了抗爭的必然手段,且亦沒有爭議的餘地,只因放低「勇武」而與政府較勁,無疑是赤身走入羅馬鬥獸場,能夠安然不死是奇蹟,但遭惡獸殺得片甲不留、身首異處卻屬正常。
全民在心理及物理上武裝起來,因時制宜派上用場,屬於止戈為武,當中並不存在暴力。不然的話,一切國家的武裝部隊都是暴力,該予解散而不應存在。
再者,兩手空空,面對暴力極權只有捱揍的份兒,也不是和平、理性、非暴力,相反那只是犬儒、懦弱及欠缺理性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