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止境的「XXXX,然後呢?…… 」

無止境的「XXXX,然後呢?…… 」



經過樓下公園,跟那些阿伯談起民主,他們都會說:「共產黨係有唔好,但推翻共產黨,然後呢?」雨傘革命失敗後,近來又談起政改,政府及商界精英叫人「袋住先」,我聽到幾個師奶跟保安閒聊時說:「你睇下班後生仔,搞佔中,咪又嘥氣,唔袋住先,然後呢?」「XXXX,然後呢? 」,這句話已聽過不知多少遍,乃公園阿伯及師奶的思維弊病,現在竟出自一個據說是資深評論員吳X森的筆下,更顯滑稽。

「退出學聯,然後呢?」 成為嘲弄的句子,其實,錯不在提問本身,而是資深評論員並非單純提問,而是利用這提問否定退聯,進而合理化學聯的諸多問題。背後的邏輯就是說,若想不到更好,就要面對現實接受那個不好。但這邏輯成立嗎?試想一下,當建制派的人跟我們說:「否決假普選方案,然後呢?」我們誓不「袋住先」,但有人能夠提出否決政改後的詳細計劃嗎?世事變化很快,根本沒有人能在現階段可以掌握未來的狀況,提出否決政改後的詳細計劃,若有人說可以,那大概也是胡扯的。 但根據資深評論員的文章,指「沒有然後」,也「沒有如何」的事不要做,那香港人豈不是要「袋住先」才對?請大家替我問這位資深評論員,他是否有全盤大計,可以支持他否決假普選?若他沒有,那依他所說,請支持「袋住先」。

若凡事否定之前要有否定之後的全盤計劃,那根本沒有人有足夠理據否決「假普選」。另外,「XXXX,然後呢? 」有一個圈套,就是可以永無止境地追問下去,例如,先問「否決假普選,然後呢?」,接著問「佔領政總,然後呢?」,又問「紮了營,然後呢?」…… 細節的問題可以永無止境地追問,問到對方啞口無言,以為準備不足,繼而打消念頭,就是這句話的最終目的。但問題是,甚麼也沒有做之前,問一連串假設的問題是多餘的,實際情況的變數多得難以想像。佔中三子一年多來的紙上談兵跟雨傘革命的實際情況差天共地,大家應深明這道理。

「XXXX,然後呢? 」若可成然留在學聯的理由,我們大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問:「留在學聯,然後呢?」,然後追問一百個問題,令對方無話可說,之後退聯。為什麼要出動「XXXX,然後呢? 」這種詭辯?因為反退聯人士找不到一個強而有力的留在學聯的理由,只能不斷找反對退聯的理由。這就像中國人找不到共產黨強而有力的存在理由,就問:「中共倒台,然後呢?」,以合理化中共的存在。這種師奶邏輯其實根本不能證明學聯或中共的存在是合理的,而是合理化它們的存在,合理化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其實,對學聯來說,一百個反對退聯的理由也不及一個支持留在學聯的理由,可惜,還未看到那一個理由。

「退出學聯,然後呢?」,提問本身並無不可,只是這些人不是在單純提問,而是用來合理化學聯的存在。若單純提問,港大退聯關注組早就答了方向,他們的文宣寫到「退聯之後,日後我們以港大學生會名義參與社運,影響力及知名度因而提高乃意料中事,更有能力與學聯、學民並立,由雙學變成三學。港大學生會與學聯立場相近時,可共同合作;不一致時亦能以港大學生會名義帶領公眾,或聯同其他團體行動」,看來這個資深評論員連基本功課也沒做。還有,關於退聯,以港大退聯關注組的論述最為詳細,他卻不回應,而是邀請某院校的退聯成員到他的電台節目受訪,捉他們錯漏,然後在報章大肆攻擊,真的光明磊落 。

資深評論員的文章還批評「沒有大會,只有群眾」及「今天退聯,至少在客觀效果上,造成學聯代表性成疑」,這講法完全是顛倒是非,倒果為因。群眾質疑大會,是因為大會代表性低,由社運小圈子把持;退聯成員倡議退聯,是因為學聯代表性低,由社運小圈子把持;大台代表性成疑,才有拆大台,學聯代表性成疑,才有退聯,現在這位資深評論員卻說成,因為退聯,才造成學聯代表性成疑。

不過,他的言論也給大家帶來歡樂。他說退聯人士怎麼不想一下,「贏得學生會選舉進入學聯奪權」。我已不想重複講學聯的制度令某些社運勢力千秋萬世,倒想問這個資深評論員,為什麼不想一下,加入中共,然後奪權,那香港就有民主,中國就有民主,就不用年年在香港口喊「建設民主中國」。其實,既然資深評論員那麼有提問精神,年年六四,何以他又不問:「年年維園晚會,然後呢?年年籌款,然後呢?年年哭腔,然後呢? 年年喊『建設民主中國』,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