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踏港人的「主流意見」

踐踏港人的「主流意見」



星期一文憑試放榜,對一群中六學生來說,意義重大,一紙成績單,不單影響著他們的未來,也是對他們過去辛勤學習的一種肯定。然而昨天政府交出的政改首輪諮詢報告,對學生們及一眾港人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份報告,將會為政改定下方向,影響香港的未來。但林鄭交出的報告,竟與政府早前的諮詢文件如出一轍,政府花了5 個月的諮詢,原來只是把原來的諮詢文件中的一些建議和框架,改為「主流意見認為」或「不少意見認為」,不禁讓人倒抽一口涼氣。


報告中的一些主要意見,如未來特首必須「愛國愛港」,提委會的組成可參照現時的選委會,提名權只屬提委會所有,任何方案不得削弱或繞過提委會之實質提名權等等,2016年立法會選舉無須作出改變等,市民都已是耳熟能詳,因為這些話被政改三人組,在出席不同場合時,已重複不下千百遍。


事實上,這一份政改諮詢報告,就是一份港共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中共官員為普選設下甚麼「機構提名」和「愛國愛港」等違反《基本法》的框架後,交由林鄭等人制訂出諮詢文件,扮作「有商有量」,實質動員親中團體及機構,制造虛假民意,例如搞假民調,中資及親中機構威迫員工簽署意見書,到建制派佔據的區議會作諮詢等等。

至於近80萬人透過全民電子公投,51萬人在七一上街,爭取「公民提名」的訴求,則被視為「一些團體和市民」,如此厚此薄彼,對民意作出篩選的諮詢,根本就是政府漠視民意的一次完美示範。林鄭昨天交出的諮詢報告,已盡得689的真傳,既歪曲民意,也踐踏了港人要求真普選的意願。昨日在立法會上,黃毓民議員以「卿本佳人,奈何作賊」來斥責她,還真的不足以形容其出賣港人之惡行。


可能礙於佔中如箭在弦,政改諮詢報告和梁振英提交人大的報告中,未有否定「公民提名」,但只以聊聊數句來概括,如「有一些意見提出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作為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程序的一部份,而提名委員會必須確認經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的人士」及「在提名程序這關鍵議題方面,雖然在諮詢期內已有法律專業團體和其 他社會人士指出『公民提名』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但有不少香港市民在諮詢期結束後仍然認為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這元素在內。」報告刻意對「公民提名」作出冷處理,讓一眾泛民無處著力,只能公式地表達一些不滿,或是把重點放回在,他們早已放棄爭取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中。


政府之所以能自行搞一套「主流意見」,全因泛民主派一直不願齊心支持「公民提名」,只著重於任人解釋的「國際標準」上,才會讓爭普選的焦點變得模糊。須知道就連「良心」,在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口中,也會變得你的和我的都不一樣時,所謂「國際標準」,也一定會有中國式的解讀。所以堅持「公民提名」,才能把民意聚焦,而為「公民提名」取得法理依據的唯一方法,就是推動全民制憲,修改《基本法》,港人要有鳳凰浴火重生的勇氣,把一切推倒重來,才能擺脫共產黨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