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物處理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面對至親離世,當刻在生者實在難以在哀痛中收拾心情,面對已逝者留下來的物品。
若說處理等如棄置,那就實在太講不過去,亦不尊重生者與逝者之間思念和感情;然而,睹物思人只會徒添惆悵。不若捐出有用的遺物予有需要的機構、團體或個人;至於衣物,可挑幾件先人生前喜歡的作為陪葬品。
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如先人的相片、獎盃及紀念冊等,基於對已逝者的尊重,我們心知應該扔掉這些物品,但卻無法狠下心腸。這時候,請不要勉強,也別壓抑自己的感情,宜分階段處理之 —— 將物品妥善收藏於膠箱或紙箱內。並每年檢視一次,直到有一日,心中豁然開朗,就知道該怎樣處理。若依然觸景傷情,亦不必灰心,好好享受回憶,再收回盒裡,直到下一年。
至於玉器與金飾,傳統上玉器將跟隨先人入土,金飾則予後人保管;玉器雖不能以火化之,但可放於其骨灰盅內。先人的收藏品如舊唱片、擺設和書籍等,可考慮賣掉或送予有共同興趣者。
衣物方面,建議預先挑幾件已逝者最喜愛的作陪葬用,其餘按新舊程度捐送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選擇火葬,請讓先人穿著可焚燒及易於分解的衣物,不建議皮革或尼龍製衣飾。同時,請謹記不能於火葬場內打開棺木,一是衛生問題,二避免偷竊陪葬品之嫌。因此務必考慮清楚及準備好陪葬品與先人之衣物。
總結:能跟隨先人則跟隨先人,能捐則捐,能賣則賣,不捨的則妥善收藏,每年檢視一次直至放下。
瑞典藝術家Margareta Magnusson於2018年初出版《The Gentle Art of Swedish Death Cleaning》,作者在書中寫到,每個人踏入約五十歲時就應該開始將身外物去蕪存菁,有紀念價值的拍照留念即可,生活上用不著旳一切能送出則送出。她又認為,death cleaning(瑞典語為döstädning)能提高長者生活質素,並可協助在生者盡快從悲痛中恢復。
未雨綢繆幾時都好過臨渴掘井。處理感情如是,處理情緒如是,處理死亡亦如是。
雖說人一出生即要面對死亡,但有幾多人屋企「死慣老豆」?
只願在生者能做好準備,不致在失去至親當刻徬徨失措,過後追悔莫及。
相關節目:
大香港早晨1062集第4節
http://www.passiontimes.hk/prog/85/1062/4
若說處理等如棄置,那就實在太講不過去,亦不尊重生者與逝者之間思念和感情;然而,睹物思人只會徒添惆悵。不若捐出有用的遺物予有需要的機構、團體或個人;至於衣物,可挑幾件先人生前喜歡的作為陪葬品。
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如先人的相片、獎盃及紀念冊等,基於對已逝者的尊重,我們心知應該扔掉這些物品,但卻無法狠下心腸。這時候,請不要勉強,也別壓抑自己的感情,宜分階段處理之 —— 將物品妥善收藏於膠箱或紙箱內。並每年檢視一次,直到有一日,心中豁然開朗,就知道該怎樣處理。若依然觸景傷情,亦不必灰心,好好享受回憶,再收回盒裡,直到下一年。
至於玉器與金飾,傳統上玉器將跟隨先人入土,金飾則予後人保管;玉器雖不能以火化之,但可放於其骨灰盅內。先人的收藏品如舊唱片、擺設和書籍等,可考慮賣掉或送予有共同興趣者。
衣物方面,建議預先挑幾件已逝者最喜愛的作陪葬用,其餘按新舊程度捐送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選擇火葬,請讓先人穿著可焚燒及易於分解的衣物,不建議皮革或尼龍製衣飾。同時,請謹記不能於火葬場內打開棺木,一是衛生問題,二避免偷竊陪葬品之嫌。因此務必考慮清楚及準備好陪葬品與先人之衣物。
總結:能跟隨先人則跟隨先人,能捐則捐,能賣則賣,不捨的則妥善收藏,每年檢視一次直至放下。
瑞典藝術家Margareta Magnusson於2018年初出版《The Gentle Art of Swedish Death Cleaning》,作者在書中寫到,每個人踏入約五十歲時就應該開始將身外物去蕪存菁,有紀念價值的拍照留念即可,生活上用不著旳一切能送出則送出。她又認為,death cleaning(瑞典語為döstädning)能提高長者生活質素,並可協助在生者盡快從悲痛中恢復。
未雨綢繆幾時都好過臨渴掘井。處理感情如是,處理情緒如是,處理死亡亦如是。
雖說人一出生即要面對死亡,但有幾多人屋企「死慣老豆」?
只願在生者能做好準備,不致在失去至親當刻徬徨失措,過後追悔莫及。
相關節目:
大香港早晨1062集第4節
http://www.passiontimes.hk/prog/85/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