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與中小企業

祭典與中小企業



大津市,滋賀縣縣廳所在地,位於日本最大淡水湖琵琶湖的南端湖畔,與京都市中心僅一山之隔,乘JR也只需時10分鐘。大津全市土地面積,大概是香港的40%,人口卻只有35萬,不到香港廿分之一。關西人稱琵琶湖為「Mother Lake」,由大津市流入瀬田川,再向南經過京都宇治川、大阪淀川、最後由大阪灣入海。

大津市吸引外地遊客的景點不算多,除了世界文化遺産「比叡山延暦寺」位於京都縣界、去京都遊覽時或會順道慕名而來,其他景點主要是服務本地人的度假酒店、溫泉為主,是「京阪神生活圈」的後花園。

除了上期提談及的傳統祭典、宗教活動之外,這次主要看看地方的小型祭典。大津市政府在 2016 年開始,為繼承「江州音頭」的「江州盆舞」文化,開始舉辦名為「マザレ祭」的全新夏祭。「江州」是「近江國」的別稱,古代的令制國之一,領域與滋賀縣相約。「マザレ」則是「マザーレイク」,即代表琵琶湖的「Mother Lake」日文寫法。

盆舞是日本全國流行的傳統盂蘭節風俗,當中以四國德島縣(令制國名阿波國)的「阿波舞」最廣為人知。而「江州盆舞」則是以巨型法螺貝為擴音器,別具特色。為向年青人推廣「江州盆舞」,今年度「マザレ祭」三個月提前,率先舉辦「江州盆 Dance Music公開募集」,條件是參賽者必需使用「VOCALOID」(以初音未來著名的作曲、語音合成軟件),創作「以現代、近未來、靳新的跳舞音樂曲風」,再融合江州音頭的傳統主旋律(囃子),重新作曲編曲作詞的作品。

今年的「マザレ祭」,在七月最後一個週末,於京阪電鐵濱大津站、濱大津碼頭旁邊的湖畔空地舉行兩日。第一日是「江州盆舞日」,全日由不同學校、地方組織等演出單位,示範江州式的盂蘭盆節舞蹈,並發表上述募集的三首新作品,有過千人在露天廣場隨著新曲起舞。第二日則是「Mother Lake Jazz Festival」,請來了約八組大部分在滋賀出生的爵士樂隊伍(我只聽過 JABBERLOOP,做過電影配樂),舉行免費露天音樂會。晚會後,在琵琶湖畔放了約十分鐘煙花,完結兩日的祭典。


贊場商壁版,絕大部分是中小企

會場有約30家「露店」攤檔,大部分都是出售小食,兩三攤是撈金魚之類的小遊戲。我在星期日傍晚到步,會場內約有千餘人,不為意有遊客,大部分看似是扶老攜幼的市內居民。我最留意的,是這次活動的「贊助商名單」。

除了主要贊助商,是廣為人知的「京阪電鐵」外,整個名單足足有六七十家公司,其中包括:當地魚類食品公司「魚重産業株式会社」、垃圾回收商「株式会社タケノウチ」、小型裝修公司「株式会社中村勇工務店」、造漁船的「株式会社杢兵衛造船所」,還有市內的幾間溫泉旅館、餐廳、和車站前的一間居酒屋。

再翻查資料,原來「マザレ祭」有明碼實價的贊助價錢表:2萬円(不過港幣千多元)就可以在名列在網站、3萬円放在會場大壁報版、五萬円字型會再大點、10萬円多送一個「物展攤位」、20萬円有2個攤位,30萬円就可以參予MV電視廣告拍攝、公司Logo印在活動制服背面、再在如此類推,至上限封頂100萬円的「特別贊助」。想要宣傳自己的生意,或者回饋社區,與眾同樂,可謂豐儉由人。

我問過日本朋友,還何贊助費要設上限?他說「祭典是大眾的事,多些機構參與比較好,所以不喜歡獨家贊助。如果贊助商之間的付出比例太懸殊,由贊助商成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氣氛會很尷尬,所以通常都會設上限。」

由無到有的祭典畢竟少有,再到滋賀縣彦根市高宮町,七月初舉行的第105屆「高宮納涼花火大會」,看看社區經濟如何融入祭典。高宮納涼花火大會是日本關西,每年踏入夏季後的第一個花火大會。高宮町是一個人口僅為7,500人的小鎮,離京都大阪更遠。

由「南彦根站」步行至犬上川的會場,約需時20分鐘,在場的遊客應該絕無僅有。香港的煙花匯演,大多迫在30分鐘內,發放幾萬枚煙花,爆爆爆爆爆過不停。日本地方規模的小型花火大會,大多維持約一小時,而這次「高宮納涼花火大會」,總共不過發放3,950枚煙花,是如何運作的?


還是露天明火煮食的露店攤檔

從當日的節目時間表,可以看到花火大會的流程:晚上八時開始,首先是點火儀式,然後由八家公司聯合贊助的煙花升空;間場,接下來五分鐘是「山甚建設」贊助的煙花時段,再五分鐘又是另一批公司。在會場,每個間隔都有廣告聲帶宣傳「以下煙花由某某某某商店贊助」;當中不乏診所、跌打鋪、園藝店、肉檔、雜貨店、甚至是墓碑石材工務店等小生意。

期間佔一半以上時間的小贊助商時段,大概是每五分鐘內一百幾十枚煙花,似乎有些零零落落,但各有主題,也不失優雅。在贊助商而言,想必是容易負擔的開支。去到「自治連合會」「商工繁榮會」和煙花店自己贊助的壓軸閉幕式,就可以看到較長時間、最大枚、最漂亮、最有畫面鋪排的花火盛放,以一個7,500人居住的小社區而言,絕不失禮。

據人口普查數字,香港太古城僅一個屋苑,已經住了四萬人。而以許願樹聞名的大埔林村一帶,大概有九千多人居住,與高宮町規模相約。2012年起,香港政府「盛事基金」花了245萬公帑,撥款給一班鄉紳成立的「林村許願廣場發展有限公司」,每年在農曆新年期間舉辦「香港許願節」。


入夜後的音樂會

記得頭一屆我聞名而至,見到有幾個小食檔位,零零落落的人流,但完全看不到地方特色的店鋪、也看不到當地居民、商戶、林錦公路一帶的左軚車展銷場、劏車場之類,有甚麼互惠互動。花了數百萬計的公帑,扶助不到多少商業活動、品牌,沒帶來多少社區認同(村內居民對來客似乎是困擾的多),也不見得有甚麼經濟效益和宣傳效果。再隔一兩年,政府「盛事基金」因財政混亂、有利益輸送之嫌而結束,「香港許願節」似乎還有搞下去,但也沒多少回響了。

至於農曆新年的年宵花市,除了年花部分算是過年傳統,其他攤檔多半是乘人流散貨賺快錢,與女人街小販檔叫賣的貨色差不多,連傳統賀年食品也買少見少,算是鼓勵到年青人考考商業眼光,一嘗創業滋味。至於一年幾次的煙花,除了大年初二勉強是與眾同樂,其他的其實都是政治煙花。

近年的各個煙花匯演,離不開由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香港中國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香港九龍潮州公會、海南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廣東各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等紅色系統組織出資,比起娛樂大眾,更貼近政治表忠。

所有由香港政府牽頭的活動,由煙花、花車巡遊、到最近新舉辦的「工銀亞洲香港電競音樂節」,無一不是由中資、或者跨國大企業獨家贊助。如果純粹在項目管理角度,與單一大機構洽談商業贊助,當然要比同時接觸一百幾十家中小企業,省時方便得多。除非扶助中小企是國策、政府人員得到明確指則,要盡量給機會中小企業宣傳、發展,才會花額外人手資源去處理。

而見微知著,可以由此推論,香港政府上上下下對扶助中小企業、不會費半點心思。社區建設、地方經濟,還是要由市民開始,由民間自發做起。


以一個 7,500 人的小鎮,到場的可能是高宮町全部人口

有格調的花火大會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49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