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4年7月5日,本屆世界盃賽事亦進入最後階段,德國和巴西率先已打入四強,而另外兩個席位亦將於數小時內誕生。讓我們透過本港舊聞重溫一下過去其中兩屆世界盃的四強大戰。
首先圖一是1950年同樣是7月5日的《工商日報》,是前文提到的1950年世界盃,同樣是巴西主辦,不過當年參與國家只有十餘隊,分A至D四組,每組只有首名可出線進入四強,不過當時的四強大戰,也是打循環制,勝出有2分,和有1分,似乎不及現時淘汰賽那般緊湊。
當年四強大戰是由兩支南美國家與兩支歐洲國家組成,分別是烏拉圭、巴西、瑞典和西班牙。別少看烏拉圭這支球隊,他可是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當時巴西還沒有拿過世界盃呢。從圖一附表可以看到,巴西曾分別以7:1同6:1大炒西班牙和瑞典,不失霸氣,不過最後就以1:2負烏拉圭,2勝1負只有4分;而烏拉圭就以2勝1和共5分的情況下壓倒巴西,在四屆的賽事中第二次奪冠,成為南美霸主。
時光一轉,去到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圖二同是當年7月5日《華僑日報》的報導,其時部份賽事在香港已有轉播,故報導世盃的戰情亦較詳盡。這一屆的賽制也很獨特,由24個國家隊伍分作6組,小組首兩名就進入第二輪分組賽,再分成4組,小組首名將進入準決賽,亦即由十二強-四強,而非現在的十六強-八強-四強。四強才是淘汰賽,最後決定冠軍。這也是唯一一屆採用這個賽制的比賽。
當年的十二強,可詳見圖二的附表,當中五支隊伍,和今屆的八強是一樣的,即西德、阿根廷、巴西、法國和比利時;而當中有一些球隊,如蘇聯(可視之為今天的俄羅斯)和北愛爾蘭則是較少「蒲頭」。而昨晚的法德大戰亦剛好在1982年的四強大戰中上演,當時的法德惡戰打成3:3,最後互射十二碼西德嬴5:4,最後決戰大熱門意大利。最終意大利以3:1擊敗「二奶命」西德,第三次奪得世界盃,與當時巴西同列「三冠王」席位。(至於今日,巴西已是五屆盟主,意大利在2006年再度封王已成「四屆冠軍」,今屆就看現為「三冠王」的德國能否迎頭追上)
圖片說明:
圖一:1950年7月5日《工商日報》
圖二:1982年7月5日《華僑日報》
(資料來源:MMIS和維基百科)
延伸:
睇波看歷史·1950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