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巴西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是二次大戰以後的首屆,也是巴西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該屆世界盃由三個洲(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共15支球隊角逐比賽,小組賽共分A至D四組,每組只有首名可出線四強。在1950年代的香港,根本未有電視直播,有關這項國際比賽的訊息,大概只能在報刊上找到,圖為1950年6月25日香港工商日報關於該屆世界盃開幕的報導,對今比昔,這段報導有六大重點:
1) 當年「開幕戰」稱為「處女賽」,首場為A組巴西戰墨西哥(墨西哥在今屆亦編在A組,亦將與巴西對壘),翻查結果,巴西淨勝4比0。(與今屆開幕戰一樣,巴西一共入了四球,不過有一球是Own Goal)
2) 可能當年香港還是英屬,港報章另一個訊息重點就落到英格蘭。然而,英格蘭在1928年曾退出FIFA,根本沒有參加過世界盃 (首屆世界盃在1930年舉行),在戰後的1946年才重新加入FIFA,1950年的這一屆可說是英格蘭第一次在世界盃亮相。當時港媒仍將英格蘭稱為英國,根據報導,「當地輿論認為英國首場對智利可勝至少兩球」,翻查賽果,那場比賽最後的確贏智利兩球。
3) 這則報導中另一項關於英格蘭的,是瑞士隊球員指看好「英國」成為冠軍,結果當屆世界盃除了上述提到勝智利一場外,餘下的兩場比賽皆負美國及西班牙,提早結束巴西之旅。之後幾屆世界盃,英格蘭都是表現平平,直到1966年,世界盃在英國舉行,英格蘭才憑藉主場之利,歷史性取得冠軍。
4) 除了英格蘭,報導中也用了不少篇幅談意(義)大利:包括隊中兩名教練一病一傷,要由本國調派教練,陣前易帥、意大利因fans過於熱情而令練習賽取消的花邊新聞,以及意大利國家隊的組成情況,其內容比香港的「宗主國」英國更加詳細。為甚麼?無他,因為在戰前舉辦過的三屆世界盃,意大利曾連續兩次取得冠軍,雖然經過二次大戰的洗禮,但無疑在1950年,意大利仍是國際球壇的熱門。結果當屆世界盃,屬於C組的意大利在小組的兩場比賽中一勝一負,還是不能晉級,與英格蘭雙雙返回歐洲老家了。
5) 反而與意大利同屬C組的瑞典隊,在這則報導中所引述的評論裡似乎表現不俗,雖然報導中沒有對瑞典多作介紹,但翻查歷史,戰前一屆於1938年舉行的法國世界盃,瑞典曾取得第四名,而在1950年這屆世界盃中,更奪得了季軍,當屆賽事由烏拉圭和巴西兩個南美洲國家瓜分了冠亞軍,瑞典以歐洲國家身份得第三,可以說是當年的「歐洲最強」了。
6) 今屆巴西世界盃最為人垢病的事情之一,在於不少場館工程延誤,我們這一代看來似乎匪夷所思,但原來1950年的巴西世界盃已經有同樣情況發生,報導中特別提及位於「荷列桑特」(即Belo Horizonte,巴西第四大城市,也是本屆賽事場地之一) 的足球場館「正加緊建築中」。(留意本報章是6月25日星期日,各段有關世界盃的外電均屬數日前的報導,「荷列桑特場館正加緊建築中」是21日的消息,距離世界盃開幕亦只餘數日,而報導中指星期日(25日)當天在這個球場將進行A組南斯拉夫對瑞士的比賽)
順帶一提,在歐美兩洲經歷了戰火洗禮過後,重新舉行世界盃,本應是人類最和平的象徵,但諷刺的是在這篇報導刊登當日,1950年6月25日,在主辦國巴西的另一端,北韓軍隊入侵南韓,戰火在朝鮮半島上燃起,開展了三年血腥的韓戰;在翌日的工商日報頭版,就以《北韓昨突發動 全面進侵南韓 佔開城 圍春村 逼近漢城》作標題,緊張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場的世界盃賽事。筆者原意是趁世界盃期間,寫一點有關世界盃歷史的有趣小品,娛人娛己,但無奈現實就是不容我們只睜一隻眼看世界。希望筆者和讀者們在熱切欣賞和討論今屆世界盃比賽之餘,仍緊記足球競技中的和平精神,亦不能不知在今屆主辦國巴西的另一端,敘利亞、烏克蘭、伊拉克、南蘇丹、阿富汗、南海、東北亞其實一直硝煙漫漫,血流不息。
圖為1950年6月25日香港工商日報的剪報。
(資料來源:MMIS和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