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蝴蝶物種創近18年新高 酷熱天氣改變出沒周期

本地蝴蝶物種創近18年新高 酷熱天氣改變出沒周期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公布最新「節氣觀蝶調查」結果,調查自2005年開展,持續比較本地蝴蝶物種和數量與節氣的關係,了解蝴蝶出沒模式的變化。

總結最新一年調查結果,即2022年2月「立春」至2023年1月「大寒」,共24個節氣於城門郊野公園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兩個蝴蝶熱點,錄得自調查以來最多蝴蝶物種,共128種。蝴蝶個體數量則合共錄得逾4,800隻。此外,調查發現無論是蝴蝶物種、個體數量,以至出沒模式,近年亦有明顯改變,估計是受全球暖化影響,料對本地整體生態長遠會帶來負面影響。

綠色力量助理高級教育及項目經理游靜賢指,蝴蝶物種數目自2005年以來呈上升趨勢,最新調查再創新高至128種,較過去17年平均值高出9%。此外,首次錄得4種蝴蝶,包括青園粉蝶(Cepora nadina)、白襯安灰蝶(Ancema blanka)、珍灰蝶(Zeltus amasa)和娜生灰蝶(Sinthusa nasaka),前三者是香港近年新記錄物種,均屬熱帶地區蝴蝶。游靜賢指,隨著全球暖化,本地近年錄得愈來愈多原屬熱帶地區的蝴蝶,令本地蝴蝶物種數目持續增加。

此外,本地蝴蝶的出沒周期亦見明顯不同,游靜賢以本港5種常見的鳳蝶為例,發現蝴蝶的出沒高峰和數量近年亦有變化。五種本地常見鳳蝶包括:巴黎翠鳳蝶(Papilio paris)、玉斑鳳蝶(Papilio helenus)、玉帶鳳蝶(Papilio polytes)、美鳳蝶(Papilio memnon)和藍鳳蝶(Papilio protenor),牠們均是體型較大、數量多、分布廣泛的蝴蝶,因而易於觀察。

以往,該5種常見鳳蝶均呈穩定的出沒規律,一般每年會有3次高峰,分別是「春分」(3月下旬)、「芒種」(6月上旬)和「霜降」(10月下旬),均會錄得大量個體數量。游靜賢解釋,春季氣溫回暖並逐步上升至攝氏20度以上,鳳蝶開始羽化,「春分」(3月下旬)會出現全年首波數量高峰。鳳蝶成蟲壽命一般約1至2個月,壽命結束前會完成繁殖,新生代蝴蝶於五月陸續羽化,故「芒種」(6月上旬)會出現全年第二波數量高峰,此時的數量亦是全年最多。踏入盛夏,蝴蝶繁殖會受嚴熱天氣影響,包括幼蟲死亡率增加,部分則會延長蛹期以避暑,一直至10月氣溫開始回落至攝氏27度以下再開始羽化,形成全年最後一波數量高峰。

然而,近5年調查數據所得,以上鳳蝶出沒周期已經出現變化。游靜賢指根據香港天文台記錄,近5年較2005-2017年的平均溫度高出攝氏1度;2月下旬的平均氣溫則上升了攝氏1.2度,由於提早變暖,鳳蝶早於「雨水」(2月下旬)已開始羽化,近5年於「雨水」錄得的數量較以往平均增加97.5%,顯示蝴蝶提早活躍。亦由於整個春季的氣溫都較往常和暖,鳳蝶數量於整個春季亦維持在較高水平,令以往於春季出現的第一波數量高峰變得不明顯。

再比對歷年酷熱天氣警告發出時間,游靜賢指以往較多首見於5月底或6月初,但過去五年幾乎提前至5月初,去年天文台更首度於4月發出有記錄以來最早的酷熱天氣警告,顯示酷熱天氣愈趨提前襲港,亦將原先鳳蝶於夏季出現的第2波數量高峰,由「芒種」(6月上旬)推前至「小滿」(5月下旬),近5年於「芒種」錄得的數量已較以往平均下跌50%,而整個夏季錄得的鳳蝶數量亦較之前少。此外,過去於「霜降」(10月下旬)出現的全年第3波數量高峰,近年亦因夏秋季錄得的鳳蝶數量趨向平均而變得不再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