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去了台灣(對,和樓上專欄Markz一起去找吃的),順道也寫寫台灣印象:人大概都很友善(特別是高雄)、的士司機很拼命(友善,但在馬路上太拼命)、房價和香港差不多貴(台北市中心而言),但比起香港算是更有朝氣活力。住台北市府站/101附近的酒店,到商場、夜市及文創區逛幾日,南南北北搭了幾程高鐵,紅鬚綠眼的比例很多,但中國內地旅客似乎很少。
台灣自1895年日清甲午戰爭後「永久割讓」予日本,不過只維持50年統治,就因二戰戰敗投降,「主權移交」至中華民國。一開始時台灣有不少民眾抵抗,而不服於清廷割讓的遺臣更曾成立過一個喚「台灣民主國」的短命國家,立國僅184天而亡。同期(1899年)香港的新界士紳血戰吉慶圍,守村失敗後即完全順服放棄抵抗;台灣的原住民卻是一直反抗至1930年,霧社事件死逾800人,其經過早幾年被改編成電影《賽德克·巴萊》。
日治(或日據)對台灣的影響人言人殊,畢竟日本在收服台灣的過程中動用大量武力,與那些年還在「出草」的獵頭族原住民結下不解之怨。這一切與英治香港之始以「阿群帶路圖」為標記的和平意象,相去甚遠。
1945年,中華民國「收回」台灣,國民政府腐敗無能,且完全否定既有的台日語言文化,令衝突不斷。同時,又因國共內戰的軍事物資需求,引發惡性通貨膨脹,令台灣經濟比日治時期大幅倒退,導致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一場由示威請願演變成全台反抗國民政府的抗爭。最後,蔣介石決定由中國大陸派軍隊至台灣,屠殺數以萬計民眾。
當時在台南,民國官員敗走撤離之後,一名於日治時代之台南出生及成長的台日混血兒 - 律師兼參議員湯德章(循母姓,或冠父姓為坂井徳章)(上圖),被民眾推舉主持治安,穩住了台南的動亂。與台灣其他地區相比,台南打家劫社等事鮮有發生,民眾得以喘息。及後,當陳儀在基隆與高雄發動完無差別屠殺以「肅清叛亂暴徒」後,來到台南,抓了湯德章,要他供出義士名冊。
國民黨憲兵虐待他整整兩天,據稱「所有肋骨骨折、每根手指夾斷」,但湯德章堅持三緘其口;最後在1947年3月13日遊行示眾後槍決。死前,湯德章用先用台語高喊「不需要綁住我!也不需要遮我眼!因為我身上流有大和魂之血!若是一定要有罪人,那只要有我一人就夠了!」
接著又用日語喊出最後一句遺言:「台湾人、バンザーイ!」(台灣人,萬歲!)
最終,「二二八事件」在1995年,由國民黨的異數李登輝以總統身份正式平反道歉;後來,在1998年,台南政府將湯德章受刑處易名「湯德章紀念公園」。
台灣是中國人上一個「收回」的殖民地,然後就是香港。香港人應以史為鑑,在香港踏入焦土動亂前,學習前輩的勇氣,日本作家門田隆將所著《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有台灣中譯文)值得大家參詳。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7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