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愛國者

真假愛國者

香港政府官員和中共在港的代理人經常說:愛國是我們的責任。不過,我們要想想:他們在叫你愛什麼?什麼是「國家」?什麼是「中國」?還有,為什麼「愛」成了一種政治責任?筆者懇求讀者「愛國」前要想清楚,不要貿貿然愛了一個不應愛的「國」。

大陸人在文革、六四後視「發展」為單一信仰,為了賺錢喪失人性道德──但香港人很好嗎?香港長期被塑造成一個「經濟城市」,這裡生活的人本來就只為了生計,逃避中國大陸的政治動盪。香港人的信仰跟大陸人其實匹配非常:跟他們談價值時,他們會感覺良好地用「搵食」、「養家」等字眼將他人完美地辯駁。若這裡的人將信仰和價值視為皮毛,若這裡的人都是現實主義者,還有多少愛國精神尚存?

真正的愛國者不會經常將「愛國」掛在口邊。愛是個人的自由選擇,而個人的情感也沒有公諸於世的必要。相反,當詞彙被濫用,詞語的原義可能會被扭曲和貶抑:將「愛國」掛在口邊的人不是愛國者,只是利用「愛國」來賺錢搵食。說到底,一個「真愛國者」會不會愛一個被紅色政權掠奪六十多年的國度?六十多年來,扭曲人倫、反人性、暴力鎮壓異見的事天天上演,這個「國」叫人怎樣愛?改革開放的所謂成就,基本上是透過壓榨大部份人利益和權利來換取的──經濟發展不帶來社會進步,卻造成更大的分配不均和腐敗。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6年在中國大陸有一個網上調查,有65%的網民不願做「中國人」,原因是當「中國人」沒有尊嚴。希望他們所指的「中國人」,只是「中國人民共和國民」。

「中國」一詞六十五年來被中國共產黨竊取,中共在什麼資格代表中國?文革大革命將中國人道德人倫掃地以盡;共產黨要鏟除封建主義、奴隸主義,將各地的古蹟、孔子像一蓋破壞;文革和六四進一步搾乾中國人的道德倫理和信仰,中共於是用「發展」來填補這個意識真空,中國人為了發展破壞環境、製造黑心食品,一切變得毫無底線。中學時所學的中國文化,什麼仁義、禮義廉恥,中共將它們一掃而空。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多麼「中國」?

愛國是流氓最後的避難所?

筆者曾經跟一位的士司機討論威權制度的流弊,我說政治其實是眾人之事,他說政治很骯髒不該碰;我說制度很不公,他說做小的無論如何都應該聽上級的話,因為中國人天生是要服從「阿爺」的;我問如果將父子人倫關係套用「骯髒」的政治當中,那即是說人倫關係很骯髒?他隨即指責香港很多人像我一樣:有「禮儀廉恥」不講,硬要說洋鬼子的民主自由,簡直是「賣國賊」。說到這裡,我便不回應了。

「愛國是流氓最後的避難所。」約翰遜這句名言是針對那些經常以「愛國者」自稱的人。約翰遜稱呼他們為「愛國賊」,當他們理不如人、話不服眾,便說你不愛國,然後說你數典忘祖。「愛國賊」的愚昧和固執,不經意地將愛國成為「輪流表態人人過關」的課題,將愛國主義演化成盲目的集體信仰,最終導致批判空間收窄,受害的其實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


香港大學大學堂時事輔助委員會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casubcomuniversityhallhku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