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不自主

自主學習不自主


香港教育界除了出現「為考試而操練」之問題,另一個新興的教育政策亦正被扭曲中,這個教育政策就是「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要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不過絕大部分學校實行的政策是,校方指令你做這做那,完成後將工作紙或報告交回學校,接受教師批改;例如每逢長假期,就要家長帶仔女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或到外地旅行。一年四次長假(聖誕、農曆年、復活、暑假),家長最少要做四次,而每次都要寫專題報告。又,校方通常會指定學生讀某些必讀圖書或必看電影,再於假期後提交報告。另外,有些學校更要小朋友開一本「學習日誌」,當然並非只有一本,而是有多少科就開多少本。結果,所謂的「自主學習」其實就是教師給予學生的功課,根本無「自主」可言。

而教育當局又是怎樣形容「自主學習」呢?

根據教育局《基礎課程指引》,「自主學習」為一籃子的概念,包括自我調整學習、自學及獨立學習等。自主學習大致上包括以下的特點和能力:學習者的控制及自我管理、學習者的反思、個人自主的環境,及自學的誘因和傾向,如在學校學習環境以外,對學習的持續追求。每個概念都有其重點及特質,通過建立能力、意識及動機,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個別學生可自發設計及負責自己的學習經歷,不同年齡的學生也能透過不同渠道,選擇、管理、評估其學習。

很奇怪吧?上述全都是指學生如何在沒有他人控制下自己主動學習,然而教育局,甚至所有學校的課程政策都要教師在課堂中呈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於是乎課堂前的預習,老師吩咐學生追尋作者生平的資料,完成一張工作紙後就代表有「自主學習元素」;為課堂學習目標找尋相關報章雜誌報導,也稱為有「自主學習元素」;甚至整合課文內容,然後畫一張概念圖,都算有「自主學習元素」,只欠將回家做相關作業稱作「自主學習」罷了。筆者曾聽某些校長們稱之為「嚴密監控下的自主學習」,這和網絡最封閉、審查最厲害、監控最嚴密的中共國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宣稱自己國家網絡最自由一樣可笑,網友謔稱「猶如太監談性愛」。

「自主學習」本意是要提升學生興趣,自覺有需要而主動去持續學習,而非由學校教師以「自主為名,操控為實」的獨裁方式,操控學生做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謂「自主學習」作業,藉以達到學校希望學生做到的目標。所謂「掛羊頭賣狗肉」,空有「自主」之名,而無「自主」之實,「自主學習」卻不能自主,學生嗚呼哀哉!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4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