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也面書,敗也面書」

香港,「成也面書,敗也面書」


有時我會想,如果有一天中共倒台了,民主中國出現了;或者港豬覺醒了,全港人變做熱狗爭取香港獨立自治了,在若干年後,應該總會有一本書分析 Facebook 對這場革命帶來的貢獻。

中共封鎖面書是很有原因的。你看香港的情況便知道,這幾年來大家都發覺面書上充斥著不同的網絡媒體如《獨媒》、《熱血時報》、借古諷今的《墳場新聞》,連主流媒體《蘋果日報》也利用面書來爭取讀者。結果近年來大家的面書帖文都會充斥著不同的政治時事帖文。這的確是對香港人,尤其是年青人的一堂又一堂政治通識課,在過去幾年的大型社運如「反高鐵」、「反東北」,面書對廣傳這議題的消息都有莫大貢獻。直到了雨傘革命期間和前夕,面書上不斷瘋傳有關政府的零回應和黑警之暴行,引發更多人湧到金鐘,並擴散至旺角銅記,928事件後,雨傘革命隨著大家的面書上不斷瘋傳形勢發展,開始遍地開花。

其實理論上,面書對這場雨傘革命是可以有很積極正面的作用。資訊的傳遞流通且多元,是能夠很容易喚起過去三十多年政治冷感的香港人的注意,這也是為何中共這麼恐懼面書等等這些來自西方的社交網絡。

不過,大家也不要忽略面書這麼受歡迎的原因。為何面書這麼受歡迎?我們會留意到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將自己的生活、想法放上面書與別人分享,目的就是希望能爭取更多的注意力,爭取幾多個「Like」。面對很多政治帖文,都會希望將自己的想法與那些政治帖文一併分享出去,這看似很理想的現象,對香港人的意識提升很有好處,然而我們不能忽視香港人的壞習慣。

香港人雖然這幾年開始擺脫政治冷感,但仍缺乏政治觸覺,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字,「懶」。面對不同媒體包括《蘋果日報》的報道,看見標題就已經妄下判斷,不加思索便依據事實的表面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瘋傳帖文。香港人就是這樣,很喜歡表態,目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想法是有的,但從來都是被灌輸得來,遇到了別人的挑戰質問,往往不能答得上嘴反擊,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思考過自己一直以來被主流傳媒網媒灌輸的意識形態。這種不肯探究事實「懶得」批判思考的精神,往往是香港人多次被泛民主派(殖民主派)一次又一次欺騙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將面書的「正面影響力」,變成了「膠化」的負面影響力。

「為了得到人家的注意力,你可以去到幾盡?」,地上撿到幾百萬便將其拍下放上網、考DSE前在試場拍下自己的BARCODE再分享上面書、拿著綜援還去旅行並在面書打卡,完全沒有思考過後果便隨便在面書世界上分享博取眼球注意,這些種種「膠化」的事實證明了,香港人錯誤地將面書這殺死極權的武器變成了殺死自己的「古惑的槍」。你不明白?你看看整個雨傘革命就會明白。的確我是肯定928是香港人最勇武的一天,但你看看928之後的金鐘佔領區,「藝術家」、「作曲家」、「歌手」在佔領區開始展示他們的「藝術品」,我不是在否定創作自由,但試問這些藝術品對整場革命有何幫助?這是在「show off」自己的才華,然後借機會開個面書群組,還是希望這些藝術品能喚起國際注意,然後守株待兔?佔領時期我有時候也會走訪不同佔領區,看著不同的藝術品,那些學生妹拍著那些藝術品並放上面書打卡。香港人將928這個終於看似是「革命」的運動,活生生地將辛苦得來的「佔領區」,便成「膠化」了的「藝術博物館」。

大家彷彿忘記了,這是一場革命,是對政府施壓的一場運動。我真的不曉得是梁振英太了解香港人,還是錯有錯著。政府拖字訣對香港人是極其有效,時間能消磨香港人的意志?不是,香港人的意志早在928後消失了,接著下來是香港人會自動將事情膠化,然後高歌「一起舉傘, 一起解散」。

到了後雨傘革命時期,泛民爭相自首「領取光環」,然後大家看見《蘋果日報》的渲染,便覺得很感動,然後又忽然很有想法,便再次在面書上替他們加油打氣。而事實上就是,佔中三子在傳媒網路上爭取注意力,泛民爭取選票,然後一群無知網民「民主女神」上身,很感激這群「勇士」為香港「犧牲」、「付出」。而事實上他們在雨傘革命期間做過什麼?沒有考究, 總之「我有表態」,「我有立場」, 便已足夠。這種「膠化」的現象,說到底只是一句「爭取自我認同」而已。在街頭上對著警察表示「我係黃絲帶嘅!」,以為這種表態很吸引眼球,很勇武, 實則就像一群革命黨人走到清朝衙門面前,手無寸鐵地大叫,「我是來推翻你的!」一樣「膠化」。

香港人就是這樣膠化,膠化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但筆者認為,面書的「貢獻」還是功不可沒。其實,「成在面書」還是「敗在面書」,還看香港人本身的造化,黃絲帶本身已經是一個「膠」的符號,已經是作為一個「失敗」的標籤,為何面書還是有這麼多黃絲帶?為何雨傘革命會失敗?大家現在的心中,也許已有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