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可是2010 年港產電影小陽春後的新低潮,見今年影評人學會獎連《紅VAN》也棒若神明,三月才正式開畫的《雛妓》已提早兩個月參與角逐屬於上個年度的獎項,可見製作之乏善足陳,以及人才之淍零,本地製作之枯萎,已走到盡頭。
對,去年幾乎沒有一部「見得人」的港產片,即使是合拍片,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年中偶有像樣之作,卻充滿爭議,就是《紅VAN》與《魔警》。除此以外,可能只有被遺忘的《黃金時代》;曾被看好的《竊聽風雲3》,最終成了《大時代》的借屍還魂。本土舉辦的頒獎禮,由以往百片競逐,到近年中港電影大兜亂,再到今年要把還未開畫的作品拿來充數,我們已不能忽視香港電影工業正步向慢性死亡。
香港電影投資者短視,頂級製作人向錢看漠視人才培訓,業界過分遷就中國市場,以上三點不能否認皆為拖累電影工業薪火相傳的主要因素,但去到最底,我們也得發問:「到底香港電影是甚麼?」明白到這個工業與個性,才可找到出路。
以往,因為香港的地沿政治關係,加上鄰近地區發展程度遠遠不及,造就香港電影盛世。只要肯拍,自然有觀眾。然而,千禧年後已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所有鄰近地區已充分掌握拍攝電影的技術與人才,在反覆尋找的過程中已找到在地的個性特色;反之,香港電影工作卻選擇北上,沿用同一套方式賺盡每一塊銅板,不知不覺間,便被包括中國在內的對手遠遠拋離。
香港不同台灣、中國、星馬,本土市場不足支持大量的自家製作,只有自己的特色才可賣埠。如果我們審視過去所有作品的話,幾乎可肯定動作、鬼怪、色情(或情色)及時裝愛情等四種類型,是至今仍是香港電影的象徵個性。你不能怪香港拍不出像荷里活一樣的特務片、科幻片和超級英雄片,因為在我們的文化土壤中,根本沒有供以上類型成長的養分,上至創作力下至視覺特效創造,再努力也是徒然。
以上種種,肯定不能稱得上是甚麼精品,但肯定充滿娛樂價值。不是嗎?你回看當年《殭屍先生》,它的藝術價值,便在於動作與特技之運用。加上中式嶺南鬼怪一直是香港獨門特色,才確立以後殭屍鬼怪類型的存在價值。台灣學不了,星馬審查制度下拍不了,中共更不用說,天朝之下豈有妖魔鬼怪?
對,我們會做的,都是別人不會做,才顯得自身的存在價值。
在前已經有無數例子,證明只要肯放棄「中國」這個受制的大市場,回歸屬於香港電影的個性,便有機會賺回更大的國際市場。前年大賣的《殭屍》,便說明了一切。所以,只要香港電影投資者放棄大製作,將投資規模縮少增加開戲數量,開發過去熟悉的題材,便有機會重新取回海外市場,救活電影工業。
日韓、台灣、星馬等地一直期待香港電影復興,但願電影人回頭是岸,畢竟,香港才是你的家,你的根。
(原文刊於第二十六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1月25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