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跨性別人士,特別是性別認同障礙者(現已更名為性別焦慮),在香港生活真的不容易,連醫療上亦會遇上重重障礙。
香港曾經有一間性診所及「性別認同小組」,專門讓性方面有問題,又或是讓跨性別人士求診。然而,由於香港醫療體系的管理層以資源缺乏,以及「癌症病人亦要自行買藥,換性人只是小眾服務」的邏輯下,於2005年將瑪麗醫院這間全港唯一的診所關閉。於是原本能夠集中專門處理的求診者,只能到醫管局轄下七個聯網的精神科求診。但非所有精神科醫生也對性別認同障礙、以至整個評估、診斷和轉介的流程有所了解,以致這些年來,令很多求診者行了很多冤枉路。
以筆者的真實個案為例,由於當時生活於市區,於是被轉介到瑪嘉烈醫院精神科。那次的經歷也相當有趣,因為筆者竟是那位醫生的第一名性別認同障礙求診者,於是順理成章成為了該名醫生的觀察品。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經過多次的覆診觀察得到,每名精神病人也只是進了醫生房大約3至5分鐘就出來,而個人這麼特別的案例,每次也至少談了約20至30分鐘,首次會面時更用了45分鐘。於是出來時候,外面的「姑娘」就會對醫生發出微言:「後面有很多病人啊!這醫生怎麼搞的,一個病人也看這麼久!」
會談了這麼久,是不是特別有效果?對不起,因為這是醫生的第一次,所以其實對於筆者來說,反而一點幫助也沒有。後來可能這醫生也覺得自己幫不了忙(又或者他覺得不耐煩?),於是就將筆者轉介到另一間醫院,結果得到同樣的結果,也是幫不了手。
浪費了幾年的時間、心力、假期(當然要請假才能平日去覆診吧?),也只是徒勞的。這一方面令求診者浪費金錢外(雖然公營醫院的診金很低,但看了很多次也不是少數目吧),另一方面,也會令求診者心灰意冷,更甚者可能會產生情緒病。這情況亦不為少數,對於醫療系統來說也是負擔。
尤幸的是,在多位跨性別人士的努力及醫生幫助下,終於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重開性診所。不過同樣因資源問題,一切只能慢慢的建立,求診者亦要輪候一段長時間。這麼多年過去了,可看出醫管局管理層的想法,其實是相當膚淺,因為分散這麼特別的病人到各聯網,只會對不同地方的醫生造成困擾,始終集中的部門更加能善用資源。不過這件事亦證明了,性小眾只要肯團結一起發聲,是真的對現實有所改變。
(圖片來源:香港巴士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