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Y世代的劏房

專訪Y世代的劏房



「喺香港租屋真係好白痴,但係我無辦法離開香港,喺香港我又搵唔到容納我嘅地方。」

Adelaide 說道,一個住劏房的Y世代,我和Adelaide在一個藝術地方結識,知道她自己獨自居住,覺得她的故事十分有趣及反映到香港住屋問題,所以作今次專訪。

她搬離自己的家庭去到元朗,以每個月二千五租元住了劏房一個月。一個人負責所有家務,每天都需要用上大半天時間洗衫、抺窗、洗地,沒有家人的幫忙,在房中沒有洗衣機、雪櫃、煮食爐,洗衫都是用洗衫梘。為了節省金錢,一天只吃兩餐,早餐和下午茶,在炎炎夏日為了節省電費,天氣不太熱都不會開冷氣。因為房間十分細小,一間劏房只有能一邊沖涼一邊如廁的細小廁所,基本上肥胖一點也不能把門關上。

繁忙的步伐,都市的壓力令人呼吸也感到困難,在這個屬於自己的陜窄空間油上橙色的牆,讓環境看上去亮麗一點。盡量把房間的雜物減少,保留多一點的空間。

Adelaide 自去了台灣環島遊後,覺得和香港對比很大,台灣比起香港自由得多。感到需要離開香港,尋找一個能生活而不只是生存的地方。



(熱水爐免得過都唔用)



(去廁所要經過重重障礙)



(去街梗係自己帶水)



(唔係專登油兩隻色,而是只完成一半)



(油牆工具)



(食物都是朋友送的)



(床下底當然唔可以浪費)



(全屋得兩個電插頭)



(台灣旅遊資料圖竟變成窗簾)



(洗衫就係用呢舊梘)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