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的「不科學」決定

香港天文台的「不科學」決定

颱風「蓮花」襲港,昨天下午放工時份,天文台決定懸掛八號風球。幾個小時後,風眼來到,卻是是雷聲大、雨點小。 

這勾起了很多人對於「李氏力場」的回憶,畢竟香港天文台曾有3年1個月時間沒有發出過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紀錄,不少人質疑,究竟天文台可靠嗎? 

首先就科學而言;颱風路線、強弱預測,其實已經相對準確。所謂的誤差,往往都是一些本質上的限制。一般的預測方法,都是以觀察海面的溫度、氣壓、颱風的規模等等,然後用一大堆數學模型(主要是Navier-Stokes 偏微分方程式),去預測颱風的路徑、強弱等等。 

大致上,一兩天的預測,其實不會非常準確。這不是天文台的錯,畢竟預測天氣,本來就不是一件易事。主要原因不是因為這些方程式不準,而是參數誤差的問題。這種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式(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模型天生的問題,就是「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的自然限制:就算溫度、濕度等參數有細微至萬分之一的誤差,在幾天之後,整個天氣的變化,亦會與原先推算結果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開始投放更大資源研究天氣預測時,就發覺了上述的自然限制問題,於是就開始研究混沌理論。研究了二十多年,普遍結論就是:我們可以知道某些系統,必定會有「混沌」,但卻不能準確預測當中差距有多大。如果我們在整個太平洋每隔幾十米,放置一大堆更加準確的測量儀器、利用更精密的衛星探測器去量度海面溫度、甚至用運算力更強的電腦的話,其實計算結果會準一點,但又不會比現時的預測準很多,因為這個自然限制始終會存在。而現今香港天文台的預測,亦是達到一般世界水平的。 

所以天文台的問題,不在於科學,而是當天文台要做涉及公共行政決定的時候,再加上風險的考慮,會必定會有壓力。 

香港颱風警報的通例規定,當香港近海平面處的平均風速達到每小時63至117公里時,天文台便會考慮發出八號風球。但這一次「蓮花」襲港,天文台指定八個自動氣象站只有三個錄得強風,更完全沒有自動氣象站錄得烈風,八號信號完全不達標,三號信號亦欠一站才能達標。 

天文台事後解釋,指出昨日早上與香港飛行服務隊合作,在早上八點左右,測量出風眼附近的風力,已經達致十號風球的水平。只是在中午時分,「蓮花」在潮汕一帶著陸後,風力驟降。但其實,從中午到下午四點正式發出八號風球的四個小時中,他們理應得知風力已經下跌,但仍然發出八號風球,大有可能是自知大眾已經預期風球會升級,因此照常發出八號風球。 

天文台的決定,會牽涉香港生產力、交通的承接力、意外風險、市場波動因素、打工仔期望等等。要求天文台這一個由科學家主導的機構去下這一些決定,其實是荒謬的,亦不公平。要改進這一方面的問題,天文台理應考慮研究一套更嚴謹的守則,而示自己的公正,又或者索性將發颱風警報的責任,分予問責部門負責,自己僅僅提供數據和建議,免得承受不必要的政治壓力。 

科學家的責任,是要求真。公眾信任科學家,對科學研究有利,亦對社會發展有利。科學家與人文學者不同,科學家有獨特的社會形象。涉及公共決定的問題,理應由從事政治的官員、政治人物去決定;免得科學家承受不必要的壓力,間接令到科學家的形象受損。奈何,不知現時香港問責制度之中,誰會有這種承擔責任的誠信。


(圖片來源:無綫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