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香港爆發碼頭工人罷工,行業工人的罷工是大型的鬥爭行動,不是小場域的鬥爭,罷工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大型行動。小場域鬥爭 --- 例如驅趕大陸水貨走私客的行動,可以容許不斷演練和嘗試,從上水到旺角,只要保持壓力,最終必可大功告成。
我在4月3日在面書寫文(註一),分析此次罷工:罷工之類的大型行動之勝負,取決於行動的震懾力,以及談判代表的誠信度。上次紮鐵工人罷工是如何成功的?紮鐵工人鬥爭成功,是因為談判的工會主要是自己的紮鐵行業工會。他們除了在建築工地罷工之外,也在政府總部集會,威逼政府介入調停,之後不滿結果,幾十個紮鐵工友發揮底層工人那種無可預測的行動力,突圍而出,橫臥馬路,震懾資方。2007年8月11日下午2時,600紮鐵工人在中環政府總部集會,要求加薪。街工及職工盟在下午3點宣布集會結束,但有幾十名工人不滿意勞工及福利局安排,衝落皇后大道中攔住馬路。之後,再有超過100名工人因擔心同伴安全,衝落大道中增援。期間有工人躺臥馬路,警方截停交通,封閉街道。(註二)然而,這次碼頭工人罷工,工人服從了禁制令而撤出碼頭,也未曾兵分兩路,及早在中環展示堆疊貨櫃或鐵製工具等震懾行動,代表貨櫃工人的,是民主派的職工盟,一個離地中產主導的國際主義工會,不是維護本地工人利益的在地工會,除非工運的領導者覺悟,回到本土政治的應有屬性,回到階級鬥爭的果斷立場,否則這場香港人久違了的工人罷工行動,終歸在資方的強硬立場之下妥協而失敗。
罷工的碼頭工人,一心以為依靠職工盟、左翼21、學聯的和平理性非暴力行動,就可以有人代勞,真是愚不可及。工人在冷風之中的無人地帶紮營和流淚,要扮演天安門,曠日持久,失敗一早注定。
碼頭工人罷工失敗,香港的左翼正面臨道德破產及大潰敗。幾年下來,左翼社運人參與保育天星碼頭、皇后碼頭、喜帖街、菜園村、反高鐵,這些失敗都不是道德問題,只是有策略錯誤,這是可以諒解的,因為這些保育行動好艱難,而且面對的是極權政府,左翼在這些保育行動雖然失敗,但罪不在己,起碼左翼是行動的主體(特別是保育天星、皇后碼頭),失敗也是自我負責的。至於2012年9月的反國民教育行動,左翼介入領導而令廣場10萬民眾一夜解散,有策略錯誤,但反國民教育是全民的事,不算是騎劫了主體。2011年10月至翌年9月的左翼佔領中環,即使最終一事無成,落得被匯豐銀行驅逐,也不是問題,因為那是左翼自己發起的響應佔領華爾街的本土行動,自己是行動主體。但這次碼頭工人罷工,行動主體是碼頭工人,不是左翼社運人。這次明顯是左翼(包括職工盟)騎劫了行動主體,而且行動策略失敗,企圖將工運擴大戰線,去打李嘉誠集團。這是浪漫冒進主義,好大喜功,害己害人。我老早已經講過,碼頭工人必須在開頭幾日,就要展示震懾力,否則工運必然失敗。這是工運的常識,左翼偏偏不理,反而騎劫碼頭工人的行動主體,用碼頭工人做本錢,去打擴大戰線的消耗戰。如今外判的高寶公司結業,外籍的替代勞工也訓練好了,左翼才慌忙將鬥爭陣營搬到長江中心某個不妨礙行人的角落,等待難堪的落幕。
(一)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499533807225
(二)〈600紮鐵工攔路癱瘓中環〉,《香港文匯報》,2007年8月12日。
(原文刊於2013年4月28日《熱血時報》第六期。支持文化抗共,請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