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之塔與無恥之徒

神魔之塔與無恥之徒


《神魔之塔》在 Play Store 和 App Store 上架已一周年,遊戲意外地受港台年輕人歡迎。這一年間,由小學雞到成年的上班一族對「轉珠」一詞都不再陌生。然而,成功背後,是要付出的。有人付出時間、有人掏出心思、有人犧牲朋友,而《神魔之塔》的創辦人曾建中及曾建豪的成功背後,所付出的是他們往後一生的信譽。

自《神魔之塔》上架的第一天起,已有人(其實是小妹)稱它做「中文版 Puzzle and Dragons」。沒錯,《神魔》的設計很明顯地跟《P&D》有九成相似,明眼人一玩上手就知道了。當時《P&D》已在日本紅了一年,在香港才漸漸受人認識,但不算十分受歡迎,只有少數緊貼潮流的年輕人知道《P&D》的存在,在 Facebook 上載遊戲截圖的人寥寥可數。當時,《P&D》並沒有在港正式上架,安裝方法麻煩,玩家要特意用日本 Account 登入 Store 才能成功下載,而且還要看日文界面。《神魔之塔》擺明車馬是藉抄襲《P&D》而誕生的,事實擺在眼前,無須任何複雜的論證。而他們也真的非常幸運,趕在《P&D》未出中文版前製作好遊戲,急不及待要公諸於世。

《神魔》上架不久就在港台爆紅,從活動規模、鋪天蓋地的宣傳、甚至請得陳妍希做代言人可以知道,曾氏二人早已賺到笑。《P&D》粉絲得知《神魔》大賺,開始不滿,在上年動漫節群起抗議,於《神魔》表演台前舉牌寫着「神抄」。《神魔》的忠實玩家是無法說《神魔》沒有抄襲的,他們最多只能反駁,「抄襲是沒有問題」、「你眼紅人家大賺罷了」,但是他們都沒能挺胸大聲說「神魔無抄!」《神魔》粉絲是無話可說,沒能反擊。抄襲是事實,《神魔》一開始就是靠抄《P&D》而來,無論是遊戲玩法、屬性種類、傷害公式,甚至是大量重疊的神話角色,都跟《P&D》一模一樣。有些《神魔》玩家會認為,即使抄襲了這些部份,往後《神魔》為了盡量擺脫《P&D》的影子,已經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提升《神魔》的獨特性。然而,想像一下,能想到「結合 RPG 和消除寶石」的手機遊戲已很不簡單,後來技術上如何把理念帶到手機瑩幕更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去研發。而曾氏兄弟,可是「一個唔該都無」就把這些人家努力的成果據為己用,大打「原創」旗號,自稱遊戲是加入「嶄新的元素」。

反對《神魔》者不恥的,不只是抄襲,更多的不滿和怨聲,是瞄着曾氏兄弟對此爭議的態度。當被問及是否「抄襲」時,只懂顧左右而言他,然後隱晦曲折地回答「新 Idea 通常都是 base on 舊的 Idea」,成為一時佳話。如此曖昧地迴避,令一眾《神魔》玩家不知如何自處,只得站出來處處護主。一些說《神魔》不是抄,一些說《神魔》在改變,你一言我一語,沒能抵住《P&D》玩家甚至大眾的攻擊,最後《神魔》玩家成為二等公民,今天,更有人在 Facebook 發起「Unfriend 神魔玩家」運動。

曾氏兄弟呢,安安樂樂躲在科學園望着網民罵戰,另一邊廂大陸雲遊出價5億購買兩成股份,錢已袋,理L得你。甚麽抄襲問題啊,是否在賺不義之財啊,也懶得再回應。《神魔》當然稱不上是「港人之光榮」,而是「港人之恥」,但重點是,到底這兩位「創作人」如何回應這個批評。而他們的做法,就是不回應──厚顏無恥。說到底,年輕人要成功要突圍而出,除了可以「按層樓上大陸創業」,就是無恥。千夫所指又有甚麼可怕,只要眼神不退避,不畏懼不義,漠視批評就能生存下去。即使日後名譽掃地,再也沒法在 App 界立足,他們也不再在乎。在香港搵食,不用講良心,賺錢還講道義的是傻仔。你有你罵,佢有佢賺,反正一開始就是抄襲,往後怎樣也脫不掉這罪名,倒不如無恥地無視。

畢竟,我們對「抄襲」是沒甚麼感覺的。香港人也是在 Youtube 聽歌、由 WinMx 年代起非法下載歌曲、PPS 免費看電影,甚至在網上偷圖和偷文也是屢見不鮮。知識版權?創作?我們一直也沒有尊重過,又何來今天突然對《神魔》抄襲一事感到憤怒?曾氏的無恥態度才是觸動眾人神經的催化劑。沒辦法,只怪這個社會講一套做一套的人太多,而他們卻又能在亂世中安穩過活。港人對無恥之徒如此敏感,也是在所難免。


(本欄逢星期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