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援助基金」無恥兼偽善

「雨傘援助基金」無恥兼偽善

從來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來得更好、更及時。 

「雨傘革命」於上年底壽終正寢,雖則過程抑揚激盪,卻對香港的民主前境毫無幫助,或許有人仍以此為打開民智之舉,可說真的還是空忙了一場。 

既然塵埃落定,選擇繼續抗爭,或者從此歸隱者,好應把「雨傘革命」忘掉,收拾心情然後準備重新上路。可是,香港就是如此光怪陸離,偏偏就在事情進入沉澱階段的時候,便會有人跑出來行偷呃拐騙之能事。 

最近,一群無法名之的「民主」人士,發起成立「雨傘援助基金」,說是「援助佔領運動參與者和急救人員應付醫療或訴訟開支」,並以籌募一百萬元為目標。發起人當中,有律師、醫生、會計師與及前社聯組織人等,總教是一幫似熟非熟的社運人士便是。然而,申請還是要通過民陣處理,更不知道要否他們批核! 

民陣是甚麼組織,對香港社運有點認識的都清楚了然。假如,未有對香港社運有涉獵的,民陣大概可以想像為社運界的補藥黨、祈福黨之類。 

若然香港人不善忘的話,當記得「雨傘革命」期間,一群律師,曾經成立了「義務」律師團,為參與而受法律檢控者作出支援,可是還未看到成效之前,便因一場「衝擊立法會」的事件,粉碎了有人借「雨傘革命」來求自利的美麗謊言。 

假如記憶再好一點,當會想起未曾發生過的「佔領中環」,亦有發起人作籌募經費之舉,目的是七百萬左右。固然,最終籌得多少無人能知,但肯定有人曾經奉獻便是。但是,這些捐款,在「佔領中環」無疾而終以後,到底流到哪些地方去了? 

以上的問題還歷歷在目,如今又彈出一個「雨傘援助基金」,正常人確實難以理解。唯有合理的推算,就是另一場「掛羊頭賣狗肉」的社運把戲,當中不管是來斂財的,還是藉以求名,相信都有存在,但真正是為了援助參與「雨傘革命」的受害者,根據過去的實例推測,存在的機會趨近於零。 

況且,如開首所言,今天成立這樣一個基金,依理憑情作個判斷,乃是一場偽善的遊戲,更對於親身經歷「雨傘革命」而受到不論身體或心靈創傷的人而言,儼如重新挖開他們快要結疤的傷口,並且於上面灑鹽。如此的惡行,他們將之包裝成為善舉一樁,當中的無恥、虛偽與醜陋,倒是比今年的冬天來得更冷,來得更令人心寒。


(圖片來源:雨傘援助基金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