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念推廣,首要釐清市場

政治理念推廣,首要釐清市場



寫評論從來都要小心,不是怕得罪人(怕的話就乾脆不要寫),而是免得言者無心,聽者會錯意,出現無謂互相攻訐,浪費時間。先行利益申報,一)政治社混,我冇理益瓜葛,亦是我最討厭的;二)市場推廣、廣告呢家嘢,傲將軍作為外行人,識條鐵咩;三)而我不知本土派是甚麼。只是作為離地廢青港豬,對政治理念推廣要否入屋講兩句。

所謂市場推廣,就是把貨品或服務推而廣之,為其增值,最終目標是帶來更多銷售,賣得更好。市場推廣手法多,包括廣告、公關、品牌建構等不一而足。各施各法,市場在變,手法也會變;貨品服務本質不同,各家各派用適合本質的方法,條條大路通羅馬,路途有異,但究極目標還是引來更多生意。

商業世界有樣好,就是貨品/服務都是獨家、確實、易明的商品/ 服務,推廣時多數不可能有矇糊不清,不用千字文才能劃分界線。而政治理念呢,由政策影響民生、由政權到民權,當中牽涉形而上想法、「事件/現況=>問題=>主張」分歧,若配以學術,就會變得亂而深,不是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那麼切身,大眾多不會費心機了解,要簡易清地傳遞「主張」、「理念」訊息難上加難。

舉「本土」主張為例,甚麼是本土?如何定義?地方、人種、出生、行為、歷史、文化、法律、地位等切入點,沒有人可以壟斷派系,沒有人可以霸話語權。理論層面定義困難,到實際操作就更多面體,每件政治事的發生(是否偶然都好),每個政策各方的利益權衡,都有不同程度的計算、站立點。

到最後,所謂「本土」主張,變成各說各話,可能有交集,可能相左,「本土」只是一個類型、一個總體,而不是一個個體項目,像「武功」一樣,有少林、峨嵋、武當多樣門派,各顯本領,沒有對錯,打贏為師。同樣,「本土」主張,門派不同,大方向相似,細節上有分歧無可避免,在各自努力情況下,宣傳推廣手法有異,可以參考,但無謂指點,可以學習,但無謂照搬全套。

舉個例,「本土」要「入屋」嗎?要溫和地令三歲到八十歲、窮人富戶都接受嗎?要微調去拉高「中間派」嗎?

主張香「港人優先」的,講現行政策修補、制度方向改變,能深入淺出解說,吸納更多選民/支持者去儲政治能量,去在制度內改變,是最大眾化、要開量傾銷的產品,要入屋無可厚非;
主張「城邦自治」的,講改變體制,確立國、邦之間地位,觸及民族自覺,涉及打破禁忌,這些改變思維的遠大工程,要「點醒」大眾,就不會慢慢「入屋」教化,而是震盪治療,要所謂「燒屋」,好像改變行業規則、固有消費模式的創意工業,有爭議性地進行推廣;
主張「獨立革命」的,講翻天覆地,會知道需要的人不多,夠能力反轉政權就夠,畢竟絕大部份就是勝利追隨者,所以只要鼓動極少數行動死士,針對性地目標為本催谷,而不用大眾化地「入屋」宣傳。

而上三類嚴格來說是否本土派、還有沒有其他支節暫且不談,只想帶出幾類被指為本土的主張,由於定位帶來的市場面向不同,目標觀眾有異,推廣方法亦應因此各異,就算Target Segment有重疊,去到不同階段,各方人馬都應進行自己的Retargeting,調整定位、目標、策略、方法及檢討KPI方法,而各派之間無必要互相指責對錯 - 至少執筆為止本土主張個餅未有耐飽和,各派只間就算存在競爭,都未至於成為主要敵人去到你死我亡階段,甚至可互相補位,結果「『本土』要『入屋』嗎?」成為雞同鴨講的偽名題,拳腳冇眼,網上討論更傷人不見血,傷及不必要的關係。

但,不是真相越辯越明嗎?對的,討論當然無任歡迎,但在不同站立點、目標、背景下的討論都是徒然,尤其是深奧悶蛋的政治,留意的人還不是那一萬幾千,圈內討論Loop到天荒地老都冇用,何不各自慳番啖氣,為自己主張執行適當宣傳手法,最快達到效果。畢竟市場還是社會,都是勝者為王,結果最重要。當然,如果互相開拖能達到宣傳效果,令大家強大的話,將軍只會食花生,樂見其成。

傲將軍Facebook:
https://goo.gl/gq9f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