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香港人面臨道德腐壞,語言邏輯等殘障,惟有文化復興,方可扭轉腐朽的人心。
陳雲的華夏觀,是其中一個達至本土解殖的方法論,以及文化觀。我不是說陳雲的華夏觀不好或是錯誤,但事情有先後之分。
香港人沒有華夏的歷史包袱,我們經歷近百年的西化歷史,香港的文化以華夏為源起,再揉合西方的制度文明,早期教會傳道文化等。我們雖以華文為母語,但新一代港人早已沒有舊時漢民族的傳統習俗生活。
而我們獨特的中西融合的歷史,蒼白的文化生活,令香港人在文化復興之路,有如白紙一張,有了多樣的選擇,如華夏文化,基督教文化,甚至是古典或當代倫理學、正義論等等不同的道德觀。
香港人大可自由選擇,無須在現階段就獨尊華夏文化觀。
另外,支持陳雲的華夏觀文化觀的諸位,不應視陳雲的著作為華夏文化的「聖經」,你們應繼續鑽研「華夏」文化,翻閱古典求真。你應對華夏文化有信心有使命感,繼續向港人宣揚正道,並且要相信港人在自決下定會走向復興「華夏」之路。
而反對「華夏」觀的諸位,亦應當提出比「華夏」觀更好的文化觀,以匡正良心敗壞,舐共賣港的道德危機。否則,打倒了「華夏」觀,也無助香港文化復興。
作者專頁:http://www.facebook.com/saberhadai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