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演佔領VS預習清場

預演佔領VS預習清場


動聽美言,大部人份人都愛聽,忠言直勸,永遠逆耳難受。任何人的批評只要不是流於謾罵,有具體指出有問題的地方,都應該虛心納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人若願意時刻檢討自己,碰的壁很大機會能減少,這是老生常談,當然親身經歷失敗,是令人更印象深刻的教育。只是,倘每事都要親身經歷失敗才學乖,代價大效率低,這是後話。做一件事前,先做研究和資料搜集和一些預先練習,到真正做的時確實可以提升成功率。但放諸到社會運動、政治運動,「預演」就未必得一個好提議,特別是當你的對手是擁有強大武力的警察。

自七月二日的「預演佔中」後,觀乎 Facebook 上不少人的反應均覺得香港未來的抗爭前景終於有了出路:很多新人參與、旁觀者對示威者的聲援更為積極,甚至用各種方法去阻撓警察行動,公道地說,相比以往確實是進步了不少,可是講到底一樣是未有心理準備進行抗爭的表現。而一些人甚至認為這場「預演佔中」非常成功,能夠佔領遮打道至大會預先宣布的早上八時。覺得即使「和理非非」一樣可以令警察「周身蟻、一鑊粥」,加重警隊運作成本云云。對「和理非非」重生期待,抵消抗爭意志,這才最教人擔心。

客觀來說部份參與這場「預演佔中」的朋友都找到未來抗爭的新方向,不能單靠大會指示,單純地束手待捕,要自發行動,甚至有需要時違逆大會宗旨。因為七月二日當日若沒有旁觀的人進行各式行動來牽制警察,單憑躺在地上等待清場的人數,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警力,根本無力招架至看到八點的晨光。因為警察往時的清場速度之快,力度之狠,甚於今次。警察使用過當武力不是新聞,早有很多前科,舉幾個舊例子:

2011年3月6日反財政預算案遊行,示威者在晚上突然發難,集體衝到雪廠街德輔道中堵路,對峙期間警察多次衝擊堵路人士,一名警員被高空攝影機拍到朝一名躺在地上的少女的胸口出拳,之後在其同袍的掩護下離開現場。

2011年7月1日,民陣遊行之後,當時的「人民力量」約一千人遊行至皇后大道中中銀大廈對外位置被警察突然封路,雙方發生衝突,警察對示威者拳腳齊施,後來更祭出手持長盾的警察協助清場。這兩次大型清場都有用到胡椒噴霧。

2012年3月25日,行政長官選舉日,選舉會場會展外有示威,示威者規定在由水馬劃成的示威區中抗議,期間警察多次使用大支裝胡椒噴筒,近距離朝示威者的面部射擊。

回看今次的清場只是以壓倒性的警力逐個將示威者抬走,期間只是對已被捕人士施以關節技令其痛楚。這是「和平佔領」的結果嗎?也許是,亦有可能是因為「預演佔中」吸引眾多外國傳媒採訪的作用。舉出以上例子只是想說明警察可以動用的暴力招數還有很多,而且在曾偉雄主政下很樂於去用,若然有人覺得這種消極抵抗就能夠拖延清場速度,我直言過於單純。今次「預演佔中」,有人形容為「人民的勝利」,展現了「人民的力量」,甚至是證明了「非暴力抗爭」有效,這就太容易滿足了。分析這回行動的客觀結果,示威人士雖然有所長進,但造成511人被捕,卻甚麼都爭取不到,若果抗爭是為了凸顯政府跟警隊的不義,代價未免太大,誠然這些年來持續不斷的示威還不夠麼?

在很多人都沉醉於一片虛假的勝利氛圍當中,也有很多人如我指出一些擔憂。例如警察今次的清場明顯有足夠的準備:預先租借旅遊巴士接載被捕人士,安排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用以收容,超乎想像的龐大警力,在電視及網上的影片中看到滿街滿巷都是軍裝警察,有人將之形容為「警察佔領中環」。

從這些警察從行動的利落及自若的神態看出,均是明顯對處理示威有充足準備之輩,與之前的示威比較,可以推斷為訓練有素。往時警隊處理中區大型示威,會從九龍新界各區臨時調撥出警力到中區,臨急抱佛腳,拉雜成軍之餘,清場手法粗疏,速度遲緩,還削弱了其他區份的警力。今次警察空群而出,令我認為與其說這些「預演佔中」,不如說是警方「預習清場」更為貼切。警隊訓練警員處理示威技巧,會以部份警員扮演示威者作模擬訓練,模擬始終不及真做,始終在真正的示威場合才能將學到的技巧學以致用──特別是施以暴力的部份。

民眾與警方都是演練,但兩者的成果差距非常巨大。民眾預演示威,其實等於真做,有可能負上刑責代價和受傷,影響家庭和就業甚至前景;而警察是受薪上班,處理越多示威,對示威者表現越凶暴便越能升職加薪,直接勵了他們的士氣,之前有個警察威嚇示威者,便被人發現短時間內升了三級。相反,民眾被捕、被起訴,就有可能因為各種壓力從此退出行動。示威者是重要人員,少一個就少一個。

從整體大局去看雙方陣營,民眾從「預演佔中」裡只要學到一些被動的技巧,或者產生對於抗爭的新想法,但警方則可以給未曾處理過示威的警員落場真做、嘗試各種新方法、新武器、增加警員清場的熟練度加快清場速度、提升處理被捕示威者的人數上限,及為拘留搜證程序作壓力測試。民眾是散兵游勇,警隊是統一指揮。所得的經驗差距實在太大,所造成的「馬太效應」(註一),會直接令往後的抗爭變得更為艱難,需要更多行動者,因門檻提高而降低了成功機會。所以警隊可以將真做當演練,而民眾不能,處於示威者的一方,不能以「預演」心態去示威,皆因每一次出動,都是貨真價實兵凶戰危。警隊對付同一種示威形態,越做越成熟,民眾做相同的示威,效果因為此消被長而不斷遞減,只能利用警察統一指揮系統對處理突發事件的先天反應遲緩來因應。以快速、靈動多變、具創意而且成本低的行動來提升示威效果。例如游擊和快閃、突襲佔領、集體蒙面的黑塊戰術(Black Bloc)等來出奇制勝,以亂鬥序。默契方面,則簡單地「人做你做」遵從「共同行事原則」即可。


註一:以《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來命名。解釋社會中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也從經濟角度解釋了為何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其理論是,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參考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