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讀報得悉有科大的大陸學生,不接受教授給予其分數,要求他將A改為A+,而教授最終就範,其他同學則埋怨處理不公。有說此「學霸」要求得到頂尖評分,大概想畢業後到海外名校深造,其行為跟那些因為分數不達標而於公開試造假、或者用假推薦書的大陸生,一真一假,仿佛成為大對比。然而,「學霸」該科成續本來就達不到A+,跟那些以造假來瞞騙大學/僱主的,真的那麼不同嗎?
相信大家過去數月已經見盡親中/建制議員如何強辭奪理,妖言惑眾,不過最有技巧的瞞騙手法,並非講徹底的大話,而是將謊言包裝得似是而非、合情合理。而筆者在海外接觸過一些大陸留學生當初報讀知名學院時各出奇謀,其手法亦如出一轍。
筆者有次接觸到一個來自大陸、並正在名校讀博士的女生。她不斷跟其他同輩人士透露,未讀博士前,已於頂尖期刊出版過文章。筆者於是想:此學生儘管英語講得不清,寫的能力可能十分卓越吧,湊巧有時間,便到網上嘗試搜搜其於甚麼期刊出版過著作,果然有一些發現。然而筆者讀過其傑作後,覺得其講寫能力是頗一致的。其實期刊這東西,不少學界人士都認為,是沒有太過嚴格去分等級的,不過一般意見是,只要是正統學術期刊,出版前都會經過嚴謹的編輯程序,務求刊出作品至少不會失禮。筆者還未有細心閱讀大陸女生作品,已留意到文章開首撰要(abstract)那欄,除了有明顯文法錯誤外,更有十分礎眼 typos。於是,筆者又終於發現那本所謂期刊,實際上是近年坊間出現一批到處向人發放 junk emails,來拉攏人投稿那些 sham journals,即不理稿件質素,都會一律照登那種。正因為沒有嚴謹的編輯以及校對程序,甚至連這些程序都省卻了,所以錯處舉目皆是!
讀者可能問:為何當初女生能夠得到有名氣的西方學校取錄?據筆者多年見聞,研究院收生存在不少主觀因素,除非報讀者履歷十分標青,又或者資格很差,否則取錄與否,都要看彩數。再加上不少西方名校,即使無設定外國研究生的 quota,每年都會取錄一定數量的外國學生。據說此名大陸女生的履歷還可以 -- 意即她在大陸很知名的法律學院取得碩士,亦得到教授極力推薦。至於那些錯漏百出的文章,據合理推測,收生部門大有可能因為申請人太多,所以根本無時間去留意其履歷上的那些文章,是否於真正期刊刊登,便認定此申請人比那些不屑走精面和在 sham journals 出版劣作以充撐履歷的報讀人士,更有潛質,於是取錄了。
在 sham journals 刊登所謂著作,很不幸的,嚴格來說並不乎合造假定義 -- 要是在 sham journals 出版,卻將其名字更改成正統期刊,那才是正式造假。然而,這類講包裝和言過其實的行徑可以被視為大陸造假文化的產物之一。而不少以此方法獲得取錄的大陸生,入學後經常都要依賴他人幫自己修改功課,不少甚至畢不了業 -- 然而,縱使拿不到學位,還是首先騙去學校幾年的獎助學金,亦不用歸還這些錢。筆者認為不論本地還是海外大學,都要積極去認識和針對這些不同形式的造假文化產物,以維護心態純正之真正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