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政改,就2017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泛民主派面對「袋唔袋住先」的問題,好像一直都害怕否決後需承擔責任,總想找個建制派口中「華麗轉身」的機會。
可是,這兩天由中大、港大、理大合作的滾動民調,就關於行政長官選舉方法的民意調查由4月開如至今,首次見贊成與否決相同,至今天更是否決一方比率首次超越支持一方,此結果似乎令泛民主派十分雀躍,好像「放下心頭大石」一樣。
是害怕政府及建制派口中「背離民意否決政改」嗎?
筆者不明白泛民主派有甚麼值得雀躍,不同於公民黨湯家驊的想法,而只是從極之卑躬屈膝方向想去,讓步到依從《基本法》規定,政改需要得到立法會三分二議員支持,這遊戲規則一早就定了,而事實上由人大常委設下「831」框架至今,民意對政改從沒一刻超過66.67%支持政改通過,既然如此,民意不就是一直都表示否決嗎?那有甚麼值得雀躍?
相反,在政改第二輪咨詢期,雖然泛民主派全面杯葛,但坊間仍有不少意見,甚至依照「831」框架下作出修改,以及附加部分承諾(如2020立法會取消功能組別)等等的建議,都有結果超過七成,甚或達到八成支持,可是政府不單沒有考慮,反而硬要在「831」框架設定最苛刻的方案出來,責任自然在提出方案的政府那一方。
現在政府提出的方案根本不符合《基本法》通過的要求,而且寸步不讓,那泛民主派又何需如此害怕呢?筆者仍難免猜想,根本就是有泛民主派想在最後一刻前,得到那些少修少改的所謂讓步來「華麗轉身」。如今,終於等到民意有所逆轉,反而不需多考慮終可「放下心頭大石」了。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