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響應全國放魚日 增殖放流逾2萬條幼魚

漁護署響應全國放魚日 增殖放流逾2萬條幼魚



漁護署與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及深圳市海洋發展局,今日(6月6日)聯合舉辦​2025年「全國放魚日」增殖放流活動,與全國各地同步進行增殖放流以恢復並提升水生生物資源,以及提高公眾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改善水生生態環境的意識。

啓動典禮後,漁護署代表與部分嘉賓前往東平洲海岸公園及大鵬灣內鄰近深圳的香港水域,投放共約23500條屬本地魚種的幼魚,包括紅斑(赤點石斑魚)、石蚌(星點笛鯛)、黑鱲(黑棘鯛),以及今年新增的兩個品種──黃腳鱲(黃鰭棘鯛)和沙鱲(真赤鯛)。

投放的幼魚全部來自信譽良好的種苗孵化場,健康情況良好,其親魚亦產自香港或鄰近南中國海。

增殖放流是以科學方法,將合適品種放回其自然環境,讓其生長及繁衍。而東平洲海岸公園內有人工魚礁、珊瑚群落、天然岩礁、巨礫等多樣化生境,為幼魚提供合適的環境棲息。該海岸公園已禁止商業捕魚,漁護署將定期進行水底調查,記錄幼魚放流後的情況,亦會持續監測本港整體漁業資源狀況。

(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