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齣電視劇,名為《Ugly Betty》,內容描述一個樣貌普通的女孩,如何憑着自信、聰明與勤奮,打入美國頂尖時裝界的風雲雜誌,並且與上司在時裝界打滾。
這部劇集,最終亦得到第64屆的金球獎最佳喜劇,那總算是看的開心,製作的也開心之結局。
誠然,勵志而又輕鬆的故事,每每都容易令人接受。原因在於,勵志的過程往往是歷盡滄桑,賺人熱淚,如果當中沒有好些輕鬆有趣的情節點綴,結果就跟《梁天來》一樣的苦澀難耐,過後也就頗難嚐到該有的回甘味道。
外國人對世情比較看得開,這點似乎毋庸置疑,畢竟在文明與文化相對優厚的情況下,人們對事物的觀感可以相對開放,同時心胸亦可相對放開。
勵志故事,在世界各地並不罕見,於香港亦然。打從香港開埠以來,這些故事一直在不同的時空流傳。確然,通過勵志故事,可以為世代帶來正面的能量,令社會充滿希望。
相反,欠缺文化與文明落後地區的人,他們往往顯得憤世嫉俗,而對於自己無法改變的現實,亦容易偏向把責任推給社會。最差的是,當他們稍為活得比過去好一點的時候,便會急不及待向世人炫耀,告訴別人自己受過多少的屈辱,又怎樣從極其困難的處境之中掙扎出來。彷彿,社會從來未有眷顧他們,而他們卻已為社會付出極多!
最近,香港又傳出來一個「勵志」故事。弔詭的是,這個故事並沒有勵志的元素,卻披上一襲含有大量酸醋味道的「勵志」外衣。故事出自一位名叫Betty Wong的新移民身上,然稱之新移民已屬客氣話,實質她是一個偷渡客。她自稱遭父母遺棄在大陸自生自滅,然後她獨自偷渡到香港,並且排除萬難得到一個醫科學位。單看她故事的骨幹,確實是帶着勵志故事的味道。可是,故事發展下去的脈絡,就沒有一點勵志的感覺。反而,這更似是借一個新移民的身份,製造一個香港壓迫自己的假象。
她故事裡面主要不是告訴世人,自己是如何努力跨越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相反只是執着提醒別人,香港是個無情無義的鬼地方。例如,她提到受過入境處的「刁難」、政府剝奪她的「人權」、旁人「不知所以」的「白眼」,總之,所有最壞的事情都發生在她身上似的。卻是,她忘記向眾人強調,她所遭遇的「壞事」,根源都是來自她選擇做偷渡客的決定。單是這種推卸責任的表現,已破壞了她細心舖排的整個「勵志」故事。事實上,她是施君龍的再版:一個不擇手段竊取香港人身份之後,還來對香港抱怨的故事。
或許,有人仍然會受到這個所謂「勵志」故事感染,甚至會覺得自己也對這些「單靠自己就能闖出一片天」的人有所虧欠。只是,稍為帶點理性,與及入世略深的人,大概都會分辨得出真實的勵志故事,雖然中間滿有辛酸,但總就不能充滿屈怨。怨念本身就是一種毒,它絕無勵志的元素,唯有的只是把人雙目盲掉,進而墮入無邊黑暗。
美劇《Ugly Betty》精彩之處,在於沒有一點怨毒,而且更能以幽默的方法化解生活上的困難。卻是,戲劇終歸是戲劇,現實裡的Ugly Betty,尤其是文化水平低劣,與及文明程度有限者,就沒有可能做到這種戲劇效果,故亦只可活生生在她的生命裡頭,繼續擔當一個真正的Ugly Betty!
(網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