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電影最終會死在自己人手中

本地電影最終會死在自己人手中

2014年,對香港電影來說不是甚麼好日子。《救火英雄》和《風暴》還未罵夠,《金雞SSS》接力頂上,這幾天想,為何想找部說廣東話又看得輕鬆開心的電影都這麼困難。看多了,開始覺得香港的電影,指向目標已不是香港人。

基本上,世代之爭的理論可套用到所有界別,包括電影圈在內。上一代人壟斷一切,下一代人唯有接受,或上升的機會大為減低。以《風暴》為例,聽說原來的故事主角應是林家棟,但某些人的介入令劇本180 度改變,而導演袁錦麟,也不是二、三十世代的輩;《金雞SSS》充分地表達作者的脫節思維,那種「肯做就發達」的虛假精神,為笑而笑目空一切的自負,教好一班有思想的年青觀眾吃不消。

當然,電影如同其他藝術品一樣,都是作者思想的表達,問題在於影響表達自由的外在因素,以及影響思想的內在因素。外在因素不用多說,在上一代台前幕後為錢「往北看」的意識,一切得要遷就大陸,重用大陸的演員,用大陸的意識思考事情,類型要顧及13 億市場,香港人註定做阿二。就此,導演王晶就向我們曉以大義。對,廣東話不可不說,但大陸觀眾呢?就不可不照顧。

內在因素方面,大多數香港藝人和一般香港人一樣,不願思考政治,就算有,在表達的過程中都會被過濾去。要認真探討香港人身份意識問題?他們會答︰「個問題咁深,留返俾學者搞啦。」想批判社會?他們又套用G-Dragon 的歌詞答︰「Why so serious?」例子不用我說明白。

不難發現,所謂的主流「香港電影」愈來愈陌生,熟悉的面孔愈來愈少,愈來愈老,廣東話中總夾雜幾句普通話,還有電影意識/結局都和大陸片一樣。可能,「港產片」最終淹沒於「合拍片」的類型中,連捱過90 年代初庸俗化,90 年代末「七日鮮」的觀眾群也受不住離開。

這代人中還有少數熱衷政治,敢於說時事,思考香港當下的問題,了解這一代想聽的聲音,但真的是極少數。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是要犧牲大陸市場而成就。不過,這樣所謂「本土文化」電影,就含有極大量的雜質,極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記得有好幾部「大受歡迎」的色情片,粗口橫飛,聲色犬馬,但全是為做而做,空洞無物,這些算是本土文化的全貌嗎?又或者說,有電影人以為全電影中說幾句廣東粗口,罵夠祖宗十八代後跟你說「我就代表本土電影文化」……傳說中這位仁兄曾向大陸片商「Sell 橋」,但小聰明騙不過大老千,唯有由大海游回池塘做土皇帝。

可幸,新一代作者受惠於互聯網,有心者可免費向全世界發表個人作品。人人都是電影作者。短如《一個肯為你捱麥記的女人》,劇本和拍攝的皆為獨立網民,不敢說它製作精良,但它的感染力都比近來每部港產片要強,收看人數亦然。馬田史高西斯說「電影不死」;港產片亦然,大銀幕製作被一代人弄死,下一代人卻讓它在小屏幕中復活。

以上一切熟悉嗎?本地電影的死亡與重生,也是新媒體運動的一部分。

(原文刊於第十六期《熱血時報》,於2014年2月23日免費派發。
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咬蔗幫》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