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港大刊物《學苑》宣揚「港獨」,中共喉舌報《大公》、《文匯》不停為有關議題升溫,在近期熱血公民及一些本土團體發起反水貨客行動後,其打擊對象更是對對準熱血公民。
《大公報》今日(2月12日)不僅在頭版,大字標題「『獨』霧罩港」,配以小題「議員促請社會各方必須正視」,借一眾建制派議員之口,對「港獨」大加鞭撻,另外更配以一篇題為「『港獨』瘋狂加無知已危機四伏」之社評,加大火力對熱血公民開炮,無疑在為「港獨」這個議題,推波助瀾。
《大公報》在頭版報道中,指昨日立法就施政報告致謝動議展開辯論,多位建制派議員在發言時,紛紛為梁振英批評《學苑》作出護航,對「港獨」問題作出批評,如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認為有反對派為了政治利益,蓄意煽動矛盾,以本土主義企圖割裂與大陸之間的聯繫。民建聯鍾樹根則表態支持梁振英,指大學不能以學術自由為藉口,在社會上鼓吹「港獨」、叛亂,甚至分裂國家。工聯會王國興則再次指出「港獨的幽靈徘徊在香港上空」。
《大公報》的社評則強調「對禍國殃港的『港獨』思潮不能有半點麻痺大意或心慈手軟,否則,養虎為患、放虎歸山」,評論又點名批評發表「城邦論」的學者陳雲,以及熱血公民首領黃洋達,指「『熱血公民』黃洋達一夥為『急先鋒』,不僅有『理論』、有組織,而且行動也越來越『出位』」,繼而抹黑熱血公民,指近日圍剿屯門水貨客的行動,「四處流竄、企圖縱火,就是他們計劃中的『城市游擊戰』」。
評論又指,這些團體只要認為時機一到,便會隨意佔領一處廣場、盤踞一個場地,又或「龍獅旗」一舉,就會宣佈「香港本土政權」成立,自封「國號」、佔地「為王」。評論認為不少年輕人不明白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也不明白為何政改框架要由北京決定,而不是由港人自己決定,不明白為何沒有「公民提名」,「所以他們也要當『熱血公民』,也要跟隨黃洋達一起去向中央『攞返』『自決權』」。
評論最後表示,「港獨」主張荒謬絕倫,但在現實上非無可能,故港人必須如防癌般嚴防「港獨」毒瘤形成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