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關係,2014年底出席中環HMV翻新後的開幕酒會。猶記得當日縱觀整個賣場,與音樂相關的產品所佔空間顯著減少,電子器材、玩具與音樂配件等零售空間大增;鐳射與影碟所佔的比例更低。可是,佔用較多空間的黑膠唱片,整體價格卻比獨立小店(如Zoo Records)或大型網上平台(即Amazon)貴最少兩成 - 懂門路的不會幫襯,沒有購買實體音樂唱碟習慣的,亦不見得會在HMV消費,怎樣看也看不到未來。
後來位於銅鑼灣明珠廣場的HMV旗艦店開業,屬於音樂類別的貨架,數量卻進一步減少。取而代之有皮褸、電單車、玩具等唔等使的雜貨,其時,香港投資者胡景邵企圖將手下的新HMV變身成集音樂、餐飲、零售於一身的文化百貨公司(如誠品),HMV空殼化既成定局。
那邊廂,英國的HMV破產後何去何從?答案很簡單:專注實體音樂零售。當大眾以為實體音樂已死 - 對,從數字而言,實體唱片已完全被數碼音樂取代,連購買數碼音樂的行為亦正被串流平台如YouTube、Spotify、Tidal及KKBox等取代......故事未講完!事實上,實體唱片的真實感無法取代,喜愛音樂的小眾依然會買碟。不消兩年,英國HMV已從谷底反彈,並錄得營利。說到底,英國HMV的營運理念非常顯淺:直接與網絡平台競爭,取悅實體音樂顧客。
由商標的小狗Nipper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道街口旗艦店門前「音樂無限」四個大字,HMV從來無法與音樂切割。Levi's可以不賣牛仔褲嗎?要說香港HMV衰敗,筆者資格肯定不如其他樂評人;但,當唱片店售貨員,由型格與品味的指標,變成連椎名林檎亦不知道是誰的時候,此店的死期,早已判定。
資訊不流通的年代,HMV有唱片試聽,每日都有專業DJ助陣,並有專家級售貨員推介唱碟,消費音樂可說是彰顯品味,與本地或國際潮流接軌的活動。故此,單從營業額去理解HMV這盤生意,卻忽略其文化意義與社群經營,明顯太膚淺。今時今日資訊比過去更流通,但不等於品味與文化有改變。聽音樂的人只會聽更多音樂,香港HMV卻開倒頭車,削去音樂品味此一光環,究竟是哪位天才想出來的?
2013年HMV總公司因無法應對行業衰落而首次清盤,香港與新加坡分店即陷入經營危機;轉手至胡景邵甚或蕭定一,其死因只得四字總結︰經營不善。
再直接一點,應說是:不尊重音樂。
買入品牌做串流平台,勉強算是追上網絡潮流;但賣皮褸、熱狗及搞年宵小食呢?此店可以被消費得幾徹底?還未算!易手後,香港HMV變成商家的押寶,拿品牌光環玩財技做自己的生意,錢生錢的遊戲敵不過資本市場淡風,明明是自殺,卻將失敗算在Airpods的頭上 - 要胡扯。也得有個限度。試想,買Airpods的那一群,可會自掏荷包,為一兩隻歌換上索價數千甚至上萬的耳機、導線和播放器?
公平講句,HMV曾贊助音樂會,亦邀請歌手在其旗艦店演出,如同昔日英國母公司經營演出場地般,為音樂工業發展出一分力。但,當品牌所代表的品味光環消失了,實體零售只剩下方便此一優勢,那管周秀娜的3D蜜月之旅再便宜再暢銷,也於事無補。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5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