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鬼國新規定,限制香港會計師
地獄鬼國財政部上週公佈了新規定《會計師事務所跨境執行審計業務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限制香港會計師到中國大陸進行審計工作。內容主要是指中國企業在境外進行上市(主要是香港及美國),如若要任命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明顯是針對壟斷IPO 市場的Big 4) 作為獨立核數師,該國際會計師行必須與一家排名前100名的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新制度下,國際會計師行被禁以「臨時牌照」派員工到大陸進行審計工作。(但我相信無Big 4 員工知道「臨時牌照」呢樣嘢) 。 事件當然引起會計業界的討論,不過我卻一點也不覺得驚訝,共產黨一向就是如此,或者應該說,中國人的本質一向就是如此。
用完即棄的香港
財務部的新規定,為的是促進中國會計行業的發展,保護中國會計師的利益。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事,哪有一個國家不以本土優先?一家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審計費用由數十萬到過百萬不等,大型企業如中移動等更上近億元。三百多家在港上市的中資紅籌及國企,每年共支付用近百億元審計費,與其讓big 4 賺,中共何不益自己友?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覺得全靠這些國企,才養活了你香港會計業界這麼多人,甚至乎可能有人會想「要不是中央政府照顧你們香港,完蛋了。」整件事,最仆街的地方,就是中國一次又一次的過橋抽板,對香港用完即棄,那些盲目相信「國家好,香港更好」的大中華中港融合撚,香港遲早有天會敗在你手裡。
眾所周知,香港五六七八十年代,是一個工業城市。自8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不少原本在香港設廠的港資及外資,都紛紛北移,帶了不知多少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知識等等到鬼國。然而,教曉徒弟無師父,不少北漂的廠商都焦頭爛額,原因是他們學懂了你香港人教的,之後,要麼自立門戶與你打對頭,要麼商業詐騙老屈強搶,撈得掂的大有人在,但更多的卻是傾家蕩產甚或家破人亡。
你可知道,鬼國有今時今日的經濟成就,香港的會計師又貢獻了多少?香港用的是IFRS (國際會計準則),而大陸用的是PRC GAAP (中國會計準則),基本上是雞同鴨講。那個年頭,中國有多少人懂IFRS?再者,與其說是制度不同,倒不如說中國的並無制度更加貼切。經常都聽到的傳言,每間大陸公司都有幾盤賬,一盤是對內,一盤是對稅局,又一盤是對銀行……誰會信得過Make in China 的會計賬﹖也全靠一群香港會計師的離鄉別井,要麼經常出差,要麼長註鬼國,紅籌國企才有機會向世界走出去。後來,一隻又一隻的大紅籌、甚麼五行三保、甚麼三大石油、甚麼內房科網資源巨擘,一窩蜂的湧到香港上市,cap 了不知多少個千億。要不是那些Big 4 證明盤數是堅的,又哪有那麼多的投行及散戶,會向你投下鈔票瘋狂認購新股?根本,中港融合就是搵笨柒,當香港的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中共自自然然的會踢你走,如今會計行業敲響警鐘,究竟大中華中港融合撚知驚未?
香港金融中心正式收皮
又話說回來,雖然財政部的新規定顯然是衝著Big 4而來,不過對於很多在Big 4 打滾的人來說,根本不會感到陌生。在數年前,部分 Big 4 為了帶動大中華地區的審計業務發展 (其實係想慳cost),經已提早實施這種港中合作的形式去進行審計。每年的peak season (即上市公司公佈業績的期間),香港核數師經常都要北上,跑到鬼國進行實地的審計工作。然而,出差的成本高昂,一team 人的機票酒店交通飲食,未計工資已經三數十萬,加上兩地工資差距亦大,為了節省成本,那些高瞻遠矚的合夥人,就開始諗縮數。原本的一team 香港人,改向問深圳廣州北京上海office 借半team 大陸同事,人工慳一啲,機票酒店又慳一啲,咁年尾花紅又多一啲。然而,由於是香港project,負責帶隊的也是香港的in charge。大陸同事只是借用一兩星期的借將,責任成疑,加上質素參差,最終受苦的,就是剩低要硬食的香港同事。
跟會計業內的朋友傾談過,除了擔心審計質素下降,新規定下審計工作將由中國會計師行進行,但要簽名孭飛的卻是香港,更擔心因此而需負上法律責任。須知道比較大型的公司,老早已經go listed,近年的上市客戶大多都是連名字也未聽過的民企,質素如何大家心中有數,這些民企客戶造假賬的誘因大,一向的風險都偏高,如今卻連審核有否做假的工作都要假手於不太可靠的中國會計師身上,情況實在令人擔憂。長此下去,投資者對香港上市公司就會失去信心,資金隨之而流走,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會正式收皮。
然而,我跟友人都異口同聲的認為,新規定將會令Big 4請少啲人,即代表少啲人受苦,其實是一件好事。會計行業,又或是Big 4,一向都出名工時長,有開工無收工。雖然工資升幅快,考過專業牌照後,三數年間工資可以三數倍的增長,然而有錢又唔代表開心,有無命享亦都成疑。小弟在此向未入行又打算投身Big 4 的你,回頭是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