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政治鬥爭簡介和近代大選分析

馬來西亞政治鬥爭簡介和近代大選分析


馬來西亞第一次變天,觸動了一些對政治鬥爭逐漸灰心的香港人,以為馬來西亞也像台灣的政黨輪替,比香港有生機,所謂終於打倒霸權或極權,迎向更好的未來。我眼見一些評論員對這次大選非常表面的分析,嘗試作一些簡介讓大家了解更多,以正視聽。這篇文章不是介紹馬來西亞的政治制度框架,而是政治鬥爭的派系,從中了解這次大選的得失與對這個國家未來的影響。

由於馬來西亞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大選也是採用簡單多數制,即係過半即贏,贏者全拿。這樣的制度使得馬來西亞趨向兩黨/聯盟坐大,自立小黨難於生存。自國家獨立以來,到現在總共第十四次大選,大都是兩邊各小黨聯合成為兩大聯盟對峙,而一直以來只有國民陣線(簡稱國陣)成功執政。國陣是一個非常穩固的聯盟,相對反對黨一路以來離離合合,非常散漫。

國陣

國陣由十幾個政黨組成,有實力的政黨只有五至七個——西馬半島的巫統,馬華黨,國大黨,民政黨,和東馬(砂朥越和沙巴)的土保黨和人聯黨等等。然而自2008年第十二屆大選反風開始刮起,這個聯盟剩下西馬的巫統和東馬的土保黨有雙位數席位中選,其他都淪為微不足道的小黨。

國陣其中最大政黨就是巫統(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簡稱UMNO),巫人統一機構,巫人即係馬來人。這個政黨最根本的政治鬥爭原則,就是以馬來人主權鬥爭為主。(注意,很多香港人都叫馬來西亞人為馬拉人,包括馬來西亞華人,其實這是錯的。馬來西亞本土華人不叫自己為馬拉人,只承認自己是華人,或者馬來西亞華人。有者為了證明自己不分種族,也叫自己為馬來西亞人。而馬來人是最大群族佔 64%,華人24%,印度人7%。)巫統另一個特色是單一種族政黨,只收馬來人為黨員。這是廿一世紀非常不合時宜的政黨政策,卻一直保留到現在。幾乎開國以來,馬來西亞都由巫統一黨獨大執政,所有首相都來自巫統。為何說一黨獨大?因為幾乎所有大選,巫統一黨都競選超過一半的國會議席,而大多數成功上位。所以我們都說,國陣其實只有巫統話事,其他都是附屬政黨。

國陣現時除了巫統,數東馬砂朥越(Sarawak)的土保黨(全名土著保守黨,馬來文Parti Pesaka Bumiputera Bersatu,英語Sarawak United Bumiputera Heritage Party)最有實力。這個黨到現在也穩固牢控砂朥越州屬。馬來西亞大選有兩票可投——國會和州會。而砂朥越的州選另闢蹊徑,與國會大選不同步。最近一次,在2016年已經舉行州選,土保黨依然一黨獨大。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東馬與西馬政治氣候是不同的。東馬尤其砂朥越的本土意識強烈。不貼切卻讓大家容易明白,簡化來說有點像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砂朥越是香港,西馬半島卻是中國大陸;砂朥越人討厭西馬政黨包括巫統,他們認為西馬政黨立心不良,搶走了很多當初建國(由馬來亞變成馬來西亞)時的權益,兼且厭惡西馬政治的種族分化和宗教的極端意識。西馬的政治氛圍和選舉長期都以炒作種族和宗教的課題來拉攏選民支持,反而東馬卻注重本土向中央政府(西馬政府)爭取權益的課題。可想而知,東馬的群族關係的確比較融洽的,西馬則完全相反。然而砂朥越除了土保黨,其他小黨都是難有作為,土保黨選擇與西馬巫統聯盟,以便得到更多中央政府的支援,砂朥越人雖然不喜歡巫統卻依然支持土保黨。

種族與宗教


「種族」與「宗教」是馬來西亞長期的政治鬥爭中離不開這兩大課題。而當中牽涉的恰恰就是兩大群族馬來人與華人的角力鬥爭。由於英國殖民時代以種族分而治之的關係,加上宗教信仰之不同,群族關係一直都難於融合,1969就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種族衝突事件(簡稱513事件)。開國之初,本地華人大都從商,馬來人則大都為農民,這樣的一個分野,可想而知,華人當初在經濟領域是佔優勢的,而馬來人從政鬥爭最大目的就是像改變這一個現象。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馬來西亞長期的政治鬥爭其實圍繞住為這個國家最多人口的馬來人,爭取最多的資源分配。巫統的存在就是證明。這個國家的政策都以種族區分,尤其經濟與教育方面的資源分配都以馬來人與非馬來人區分。舉例,馬來人在篩選進入大學有固定分配(quota)錄取,買賣房屋方面有5%至7%折扣,官聯公司或上市公司必須符合一定的馬來人股權比例等等。

華人與馬來人難於融合另一個原因是宗教信仰的不同。513事件之後,群族關係其實一度趨向溫和,馬來人原本在宗教方面雖然信奉回教卻不會太保守,畢竟曾經受過英國統治,可是直到八十年代,受到中東伊斯蘭復興崛起影響,變得越來越趨向原教旨主義,宗教課題衝突變得越來越頻密。而巫統為了長期執政和從華人手中奪取經濟權益,不斷以宗教課題分化國民、華人奪權侵犯回教權益課題來恐嚇馬來人。可以說巫統不但繼承了英國人分而治之模式,變本加厲加插宗教分化手段。

馬來西亞的反對黨其實就是從「種族」和「宗教」這兩處著手開始鬥爭或崛起的。像以上說過的,反對黨聯盟一直都是離離合合的,非常散漫,即使這一次成功推翻國陣的「希望聯盟」也是臨時湊合的一個聯盟。這樣不穩固的一個聯盟卻成功改朝換代,不得不歸功于它的前身「人民聯盟」(簡稱民聯)。而民聯(2008-2013)得以成立,最關鍵人物就是安華(Anwar bin Ibrahim)。民聯只有三個政黨成員——民主行動黨,伊斯蘭黨(回教黨)及人民公正黨。讓我逐一介紹。

民聯的民主行動黨,回教黨及人民公正黨

民主行動黨是馬來西亞其中最悠久的反對黨,雖然開放接收黨員不分種族,不過大多數都是華人為主。它創黨的由來就不得不提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李光耀恰恰就是馬來西亞開國之初最為人知的反對黨華人領袖。他的政黨「人民行動黨」鬥爭的宗旨就是要將馬來西亞變為不分種族治國的國度。「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是他們的口號。這個鬥爭方向恰恰就是和巫統的「馬來人優先」沖撞。後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家,在馬來西亞的行動黨支部也跟著脫離,繼而成立馬來西亞的「民主行動黨」。雖然脫離了,可是馬來西亞的行動黨卻繼承了李光耀鬥爭的宗旨——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長期為馬來西亞華人爭取一個更加公平的權益。由於他們的鬥爭方向是爭取全民不分種族平等權力,馬來人自覺優越地位受威脅,所以一直抗拒行動黨。加上政敵巫統長期抹黑攻擊,把行動黨與中國共產黨掛鉤,污衊行動黨華人領袖伺機奪權狼子野心,恐嚇馬來人,若支持行動黨將會失去更多權益和被打壓云云,使得行動黨在馬來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厭惡。行動黨身為反對黨,因為繼承李光耀鬥爭目標,名聲雖然響亮,不過大選實力一般,創黨以來都是浮浮沉沉,難登大堂。在爭取華人支持方面就輸給國陣的馬華黨和民政黨,直到2008年。

(馬華黨全名馬來西亞華人公會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也是歷史悠久的政黨,由於他當初是由英殖政府支持下成立,一開始就已經擁有一些建制優勢,獨立之後也與巫統聯盟,組成強大陣容,擁有比較多政治資源,所以一直以來在爭取華人票方面也勝過行動黨。民政黨(全名民政運動黨People's Movement Party)卻是馬華一些領袖出走輾轉成立的一個政黨,這個黨也曾經風光過,長期執政檳城州屬直到2008年。行動黨,馬華黨及民政黨,都是馬來西亞華人曾經支持的華人基層政黨,然而直到十二屆大選2008年,馬華與民政沒落,華人開始大力支持行動黨。)

回教黨是從巫統分裂出來的一個政黨,顧名思義為了宗教而鬥爭的一個政黨。不難猜測這是馬來西亞非穆斯林尤其華人避忌的一個政黨。某程度上,這個黨的存在,巧妙的讓華人認為巫統並沒有想象中宗教極端,所以國陣一直都得到華人的支持。講實力,這個黨一直都有相當多的穆斯林鐵票,尤其來自西馬東海岸兩個州屬——吉蘭丹和登嘉樓,其中吉蘭丹更是自1990年執政至今。

人民公正黨是安華在1999年與當時的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馬來西亞稱馬哈迪)鬧翻之後成立的一個政黨。現在剛好成立20年,比起以上政黨也算新黨。安華當年被革職,據稱受不公平對待,故此命名「公正」也高喊「政治改革」。他們著名的口號是「烈火莫熄」源自馬來文 reformasi,即係英語 reformation 改革的意思。很大程度上,這個黨的成立是為了對抗馬哈蒂爾而生的。和行動黨回教黨不同,人民公正黨卻沒有背負太多「種族」與「宗教」鬥爭的包袱,所以相對來說,它標榜多元種族印象,的確與其他政黨不同。這個政黨某程度上可以說是巫統一次分裂造成的,不過一路走來顛簸不平,多災多難,大選勢力一直只能取得單數議席直到2008年。安華本身就入獄兩次——1999-2004,2015-2018,所以此黨很多時候由安華妻子旺阿茲莎擔任主席之位,而安華雖然沒有職位卻被稱為公正黨實權領袖。事實上他也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尤其他的第一次雞姦案,全球矚目,而安華本身的確是魅力型領袖,演講了得,國際知名度也算高。

2008年十二屆和2013年十三屆大選

2008年大選是馬來西亞獨立半世紀以來對政治鬥爭版圖變化最大的一次。事前無人預測民聯可以否卻國陣三分之二國會議席強勢以及成功令到五個州屬政權轉移。三分之二國會議席是簡單多數制度一個重要關卡;許多憲法改革或法令廢除,必須擁有三分之二多數通過。這一次雖然沒有成功改朝換代,卻是一個極大的轉淚點,因為以上三黨成功上位,在某些富有州屬執政,擁有了更多政治資源,為這次2018年第十四屆大選改朝換代作了最好的基礎鋪墊。2013年第十三屆大選更是乘勝追擊,雖然改朝換代最後功虧一簣,不過已為行動黨與公正黨實力加以鞏固。事後分析,這兩屆的大選之所以能夠有突破,全靠安華成功牽線回教黨與行動黨聯合對抗國陣,加上大選的競選承諾以不分種族、模糊馬來主權治國為主軸,全國幾乎達到八成半華人票是支持民聯的。話雖如此,當時的大選結果是讓國內尤其華人失望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反風非常強烈,華人以為有機會改朝換代,而最後得票率也超過一半達到52%,卻因為選區劃分不公(gerrymandering)輸了政權。另一個原因是鄉區馬來人可能害怕失去馬來特權,最後一刻不信任民聯,讓國陣繼續過關。2013大選也開始讓國際關注馬來西亞大選,其中一個焦點就是大選不公作假譬如大選停電換選票箱(其實最後證明是假傳聞),安華在大選輸後更是申訴不承認大選結果,全國掀起所謂的黑色集會,可惜最後都不了了之。

2008和2013兩屆大選的成功,或者起碼說是一個很正面的政治進步發展,應該歸功于模糊了種族和宗教課題的一個策略——主打不分種族,回教黨妥協以「福利國」取代極端的「神權國」。除了讓華人嚮往支持,更是得到城市普遍受比較高教育,更開放開明的馬來選民支持。經過了五十年的「種族」與「宗教」課題衝擊,自2008開始,(以為)終於有了不同的政治氛圍。

然而反對黨聯盟一如既往,不能長久。2013年大選國陣一過關,納吉(當時首相,香港媒體稱納吉布)著手分裂民聯。一,安華再次入獄。沒有了安華的民聯,行動黨與回教黨鬧翻。二,巫統拉攏回教黨。回教黨也因此跟著分裂,一些領袖依然憎恨巫統,也心繫民聯,毅然出走成立誠信黨(National Trust Party)。沒有了安華的民聯,終於解散。其餘領袖2015年倉促成立希望聯盟(馬來文 Pakatan Harapan 英語Alliance of Hope,這裡簡稱希盟),初時成員乃行動黨,公正黨與誠信黨三黨。當時普遍認為,希盟是民聯的減弱版,因為失去了回教黨這個強大盟友,即是失去了大量票源,接下來的大選也不大可能會憾倒國陣。偏偏世事難料,在民聯分裂之後,巫統本身也鬧分裂,馬哈迪與納吉鬧翻。

馬哈迪成為希盟領袖

馬哈迪,眾所周知,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在位22年(1981-2003)是強勢領袖。在他執政期間,曾經發生過許多濫權貪污、打壓人權、司法與言論自由的政治醜聞。他曾是馬來西亞反對黨口中的「骨子里的種族主義者」(來自行動黨領袖林吉祥口中,原因是馬哈迪長期打壓與削弱華人權力,馬哈迪也曾經指責華人領袖為共產黨),當然也是反對黨安華的政敵。馬哈迪能夠與反對黨聯合最初的原因只有一個——讓納吉下台。外界對馬哈迪與納吉鬧翻的原因眾說紛紜,然而從他的部落格與一直以來對媒體發言的脈絡,大概可以歸納三個原因——一,納吉使得巫統積弱,不再強大,二,納吉不再維護馬來主權至上,三,納吉貪污嫌疑危害國家。馬哈迪其實一開始只反納吉,不反巫統,而且恰恰是為了巫統繼續強大而反納吉。

可是隨著在巫統內不能絆倒納吉,又在希盟剛好失去安華領導真空,與希盟互動之下,竟然演變為希盟領袖。馬哈迪出走巫統,立即成立了新黨,名為土著團結黨(馬來文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英語Malaysian United Indigenous Party,簡稱土團黨)。「土著」這個字眼在馬來西亞有不同的詮釋,在這裡並不是形容原始民,而是馬來人。換句話說,其實土團黨就是巫統2.0版本。因為他一樣只收馬來人,是單一種族政黨。

馬哈迪加入希盟初期,掀起不少風波。最主要原因是原本的希盟或民聯支持者不能夠接受一直以來的政敵,而當初民聯成立的宗旨,是以不分種族治國,當中民主行動黨更是一路以來繼承李光耀當初的鬥爭——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與土團黨只為馬來人鬥爭的意識形態完全相反。然而當希盟領袖像林吉祥,安華陸續與馬哈迪上演握手言和、原諒、暖頰、「救國」、大局為重戲碼,支持者慢慢接受了這樣的安排。當然仍然有一部份希盟支持者非常失望,認為希盟此舉乃背棄政治鬥爭原則,背叛選民。

土團終於在2017加盟希盟,而令人驚訝的是馬哈迪由開始說不會擔任首相人選一路磨合竟然還是成為了希盟最高領導人。這不能不佩服他的能耐。當時他的土團黨,大都是巫統出走的失意份子,只有一個國會議席的實力,根基未穩,卻能夠迅速攀上領導層與其他反對政黨平起平坐。大家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臨時湊合的政黨聯盟,雖然有馬哈迪領銜,可是卻難於令人信服能夠推翻國陣。

為什麼希盟領袖能夠接受馬哈迪也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尤其安華與他有這麼深的過節。根據希盟的說法是,國家由納吉帶領已經步入破產邊緣,人民生活水深火熱,所以他們應該把私人恩怨情仇擺在一旁,以「救國」為重。這當然是政客的漂亮說辭,不過也不完全是無的放矢。納吉執政以來一直弊案連連,財政政策也是不受人民歡迎。最大弊案當然就是震驚全球的1MDB金融醜案,而最令大多數國民討厭的政策就是GST(Goods & Service Tax)消費稅。另一個希盟領袖接受馬哈迪的原因應該是將他視為當時最有機會爭取馬來人選票的領袖,一個爭權可以利用的人物。事實上這個才是希盟接受馬哈迪最主要原因,尤其希盟在這次大選向選民拉票最常見的論述就是利用馬哈迪的在鄉村馬來人的影響力,彌補上一屆大選的失蹄。

不過希盟利用馬哈迪,馬哈迪何嘗不是利用希盟?雖然馬哈迪出走巫統,無權無勢,不過他卻是依然擁有在馬來人心目中建國發展有功的領袖,也家財萬貫。這無疑是選戰的優勢。雖說互相利用,不過在一連串磨合與不斷向選民展示正面合作,也不惜為馬哈迪當年所作所為漂白,希盟與馬哈迪也越來越融合。希盟為了推翻國陣或爭權,搭上馬哈迪,為了吸取上一屆大選翻船的教訓——馬來人臨時縮沙不支持民聯——這一次大選竟然完全配合馬哈迪主張的策略——高舉馬來主權至上。我們可以從希盟的競選宣言看出,這一次大選對比上一屆大選的不分種族治國意識、甚至反對黨一路以來的鬥爭原則完全拋棄。這樣的一個改弦易轍其實也得到一部份選民的反彈,使得這次大選有人呼籲投廢票(香港叫投白票)。最後大選的結果證實希盟這次的策略是成功的。馬來西亞果然變天。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希盟得票率仍然不過半——49%,國陣的票36%,而小部分則分給了回教黨的票13%。不過由於席位過半即贏制度,希盟終於成功執政。

改朝換代之後

這次大選雖然真的實現政黨輪替,然而,一個由馬哈迪帶領的希盟,把反對黨長期以來鬥爭的宗旨出賣,將馬來西亞原本逐漸拋掉種族主義治國的契機徹底粉碎,其實代價極大。簡單說,這次大選主打討好馬來人,忽略華人權益,得以成功,其實依然跟隨了以前的國陣模式——馬來主權依然至上,而非馬來人只能當二等公民。

唯一不同的,很正面的,也很有可能是另一個轉機,就是馬來西亞政治從此打破一黨獨大的狀況。現時馬來西亞可以話六七個大黨互相制衡,其中巫統,公正黨,行動黨,土團黨,是最強大的。舊時巫統的一黨獨大時代既往矣。這樣一個情況有人認為,即使馬哈迪故態復萌,也不可能像以前般獨裁橫斷,所以馬來西亞的未來終究是樂觀的。現時馬來西亞華人圈子中更是歡騰雀躍,覺得華人長期受不公平不平等對待的時代結束了。沒錯,這的確是前所未有的新銳,尤其我們開國以來,除了有幸見到國陣倒台,也見到涉嫌濫權貪污的首相好有可能被控,這是以前國陣長期霸權統治國家,國民難於相信會成為事實的事情。加上馬哈迪剛上任處理內閣任職事情手法,都相當不同以往獨行獨斷作風,而華人領袖也終於能夠登上重要職位當官,處處顯示一個全新的馬來西亞誕生。馬哈迪從一個以前民聯領袖形容的禍國殃民老賊,赫然變成萬名景仰的救國英雄。尤其網路可見華人對他更是敬若神明。

然而我卻持悲觀態度視之,也覺得詭異。明明這一次大選的主軸忽略了華人權益,將原本進步的民主開明政治,倒退到重拾馬來主權至上的種族治國政策方向,而另一方面以宗教治國的回教黨依然穩固佔據部份政治版圖,一般華人卻被改朝換代的現象蒙蔽,看不見當中的隱憂。當一切塵埃落定,回歸日常,或者等到下一屆大選來臨之際,我們或許才會慢慢意會到,馬來西亞的政治鬥爭,從此都以馬來主權為主,再也沒有政黨爭取一個不分種族、公民平等的治國方向。國家依舊擺脫不了以種族和宗教治國的漩渦。當然我希望我的估計是錯的。(完)

作者——達叔(熱血時報馬來西亞讀者)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