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 誰可相依

香港電視 誰可相依


王維基創辦的「香港電視」,繼受兩屆政府拖延發牌,新政府拒絕發牌,再到最後搞盡腦汁,圖來個偷天換日仍逃不過港共這個「假如來」的五指山,可謂一波三折,多災多難。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香港電視」未能躋身電視行業這個「殺戮」戰場,確實是相當可惜,也令人十分氣餒。可是,平心靜氣下來,綜合事件作一分析,「香港電視」來到今天王維基所言「走投無路」的狀況,除卻是政府刻意阻撓,王維基選擇盲目相信政府會依循遊戲規則行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回看「香港電視」遭政府拒絕發牌之初,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感覺義憤填膺,而在港視職員發起集會的時候,更可凝聚超過十萬人圍堵政總,聲勢可謂一時無兩。假若當時王維基堅持與政府抗爭,貫徹司法覆核到底,而非另闢蹊徑,收購網絡企圖「借屍還魂」,則縱然最終仍舊是失敗收場,但最少可以贏取市民的支持,繼續向政府作出不同方式的抗爭。

可惜的是,王維基誤判形勢,以為港共政權如何不肖,也無破壞香港營商環境的膽量。然而,今次的事件說明,港共政權對於不受他們歡迎的人事,可以妄顧一切後果進行打壓。況且,王維基這次的失敗,將難如上次一般,可引起廣泛的香港市民關注。這樣一來一回,事件中的最大輸家,明顯就是王維基一個,故他才會以「走投無路」來形容自己的慘況!

或許,再換一個角度去看,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其取態都應以大眾為依歸。上一次十萬人圍堵政總,其實已明白告訴王維基,他的「香港電視」應該往那個方向進發。以其當日的聲勢,說不定「香港電視」可以發展成香港新媒體的龍頭,甚至可以帶起一股新媒體浪潮,催化其他的新媒體一同揭竿起義,營造出保衛香港免受赤化的力量。

歷史告訴世人,投向極權的路永遠是既窄且絕,結局大多是把自己推向死路。相反,投向人民的路總是又寛又廣,並且多屬生路。經此一役,假如王維基還是雄心未滅,則當明白往後誰可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