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懷柳密花繁處,立志風狂雨驟時:李怡〈民主轉型中的黃毓民現象〉讀後

遣懷柳密花繁處,立志風狂雨驟時:李怡〈民主轉型中的黃毓民現象〉讀後



《蘋果日報》上周六(12月26日)刊出李怡一篇題為〈民主轉型中的黃毓民現象〉的社論,文章認為2016年立法會選舉形勢嚴峻,各路民主派「必須放下前嫌,相互休兵」,「以應付建制派的強力部署」。「嚴峻」的來由,是李怡觀察到習近平最近表示香港一國兩制出現了「新情況」,而推論出「香港人在『新情況』下抗拒一黨專政的侵凌,一定更困難也更激烈。」

所謂「新情況」,自然是本土派的興起、港人自主意識的高漲。而「新情況」的出現,李怡認為與黃毓民的參政有莫大關係,非獨源於陳雲的城邦論——2010年的五區公投,由黃毓民發起,深具港人自主的實踐意義。黃毓民的影響力,文首以「異象」為喻,認為他的論述、詞鋒、勇武都是突出的「第一人」;但「異象」之喻,也許也無意間揭露出黃毓民在眼疾纏身時還須孤身一人,力排眾議的悲哀。李怡倡「相互休兵」,是因為以毓民為代表的本土派與泛民「交惡」,但在「嚴峻」的前景下,民主派各派不要「內耗」,並須「放下前嫌」,團結起來。

以黃毓民為「交惡」之由,客觀效果是混淆視聽

社論以「黃毓民現象」入題,認為「交惡」的因由是黃毓民「左右開弓」、「到處樹敵」,一切因他個人的「狂暴」而起。這絕對是錯誤觀察。黃毓民、熱血公民、以至本土派同仁對泛民的每次口誅筆伐,都其來有自,每次都就深切影響港人命運的政治議題而仗義執言、秉筆直書:猛烈批判泛民進入中聯辦密室談判,支持2012政改方案,出賣港人,就是最明確的例子。

相反,泛民對待黃毓民、熱血公民與本土派同仁的抹黑,才是真正的「交惡」。李怡於「關鍵」一節,一開頭就要「撇開個人私怨」,無論從「大處」看還是「小處」看,都與現時大局的真相失之交臂。從邏輯的角度看,搞錯了前提、定錯了假設,就難免推論出錯誤的結論。

本土派看議題,泛民講私怨

黃毓民、熱血公民、本土派同仁針對本土議題,對走私水貨客、雙非嬰兒、搶購奶粉、單程證審批權、肖友懷事件、網絡廿三條、政改等議題都有論述、宣傳、抗爭,而於義之所在而刀鋒傷及泛民,是因為泛民姑息養奸、助紂爲虐,汲汲於光環、蒙昧於時勢,要自省的其實是泛民。

泛民禍港賣港之舉固早已人神共憤;其與本土派所「交」之「惡」更都是私怨為先,對本土派欲除之而後快,就算殃及港人也置之不理——拒絕為反對「網絡廿三條」而拉布只是最近的明確例子。泛民對黃毓民、熱血公民、本土派同仁的各種無的放矢、惡毒抹黑更是無日無之,從無間斷,甚麼「誰人衝,誰就是奸細!」、甚麼「誰戴口罩,誰就是奸細!」、甚麼「你勇武抗爭,高叫『打倒共產黨』,是收了共產黨錢!」,這一切一切,又何止罄竹難書?簡直就是罄 bit 難書!

而同一時間,泛民對與港人憂戚相關的重要議題,卻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輕輕卸去——泛民中人在「網絡廿三條」的議題上出賣港人,非自拒絕拉布開始,議會草案委員會的會議紀錄已彰彰明甚,泛民根本無處躲避。

早已坐無完席,如何冰釋前嫌?

泛民對黃毓民、熱血公民與本土派同仁接二連三的「割席」,從來以本土派為敵人,兩派之間早已坐無完席。此所以李怡呼籲泛民「放下前嫌」,又何異與虎謀皮?以此要求毓民、熱血公民與本土派同仁,難道是要大家改變立場,不再勇武,放棄本土論述而改為支持中港融合?

黃毓民、熱血公民與本土派同仁目標明確,行動果敢,論述昭然,絕不會妄為虛假的「團結」而與私怨為先的泛民「相同」;相反,大家的團結,都以理念相同為基礎。本土派堅持捍衛本土,最大公因數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港區隔;泛民堅持大中華、中港融合,潛台詞是讓中共殖民。兩派理念根本南轅北轍,李怡所説的所謂「內耗」,到底何「內」之有?

風狂雨驟時,更要矢志追夢,絕不言棄!

要「撥得開」「花繁柳密」,所賴的「手段」是要在此「嚴峻」之境「鼓動風潮,造成時勢」,讓愈來愈多的香港人了解現時的困境,而支持抗爭,投入抗爭;要在「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所恃的「腳跟」不是隨風擺柳、放棄原則,而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在成功之前都不會放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