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Cohen 寫《馬克思的歷史理論》,重構經典馬克思主義,把兩條思路結合來講。首先,他拈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所說:「歷史的發展,繫於生產力的發展。」然後,他拈出《共產黨宣言》所說:「人類的歷史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馬克思的歷史理論》的主旨,就是把兩者結合來分析,整理出一套合乎邏輯而可以論證的馬克思主義。這是西方學術界利用分析哲學來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之作。Cohen 不太喜歡「Analytical Marxism」這叫法,他自己稱之為「非廢噏馬克思主義」(Non-bullshit Marxism)。
馬克思所謂「生產力」,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是「生產工具」加上「勞動力」。歷史就是擁有「生產工具」者剝削擁有「勞動力」者的過程。資本主義興起前,土地是主要生產工具;資本主義社會隨着工業革命帶來的大變,生產工具由工廠代替,繼而更由資本代替。
下層基礎與上層建築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也提出「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之說。「下層基礎」泛指經濟因素;「上層建築」則指經濟以外的其他因素,即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在經典馬克思主義中,這是一種命定論:你來自甚麼階級,就會有甚麼想法,有甚麼行為。這也是多年來關於馬克思主義的論辯中一個主要課題。
首先,這說法有別於一般認為經濟因素不可或決的論述:認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都重要且不能偏廢,是論述的起點而非終點。另外,一種常見的說法認為,在不同的環境自然會有不同因素,會在某時某地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在事情發生之後也未必能夠了解歸根究砥是甚麼因由:這包括各種形態的「不可知論」,其他的也一般不贊成「化約論」(reductionism)。「化約論」相信可以找到歸根究砥的因由,例如經典馬克思主義認為最終都是經濟。「不可知論」認為最終無法知道;其他的「反化約」論述則認為就算最終知道,也未必會呈現出歸根究砥的因由。「不可知論」和「反化約論」有不少概念上的糾纏,有謂「反化約論」其實是隱性的「不可知論」。
人文知識的基礎
波柏爾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和《猜想與反駁》等論著中猛烈批評柏拉圖、馬克思、佛洛依德等人的理論因為無法證偽而不能成為知識。某角度看,「不可知論」和某些「反化約論」也基於不同的原因認為在人文世界不可能找到科學知識,充其量只會是在理念上兜圈子或者跌進無盡遞退(infinite regress)的圈套。W.V. Quine〈Two Dogmas of Empiricism〉就是闡釋這問題。從另一角度看,經典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得到G.A. Cohen 等人重構之後)反而命題果斷清晰,再沒有和稀泥之弊。換言之:要把這樣的一套馬克思主義證偽,看看當今社會,已可見端倪。
當年讀一年班社會學,手執教科書囫圇吞棗初讀三大經典理論時,一眾同學都對馬克思、涂爾幹下筆甚狠,對後來發展出來受馬克思主義、功能主義影響的說法也往往手下不留情,反而大家對韋伯稍寬容。現在回想,其實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功能主義都命題果斷,所以就算是一年班的初哥也不難找到各式各樣的例外和反證。韋伯則看來體系精嚴,我們只是無法置喙;他最果斷的命題,見於《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邏輯環環相扣,我們當時也無從否定。
生產工具的歷史蛻變
用經典馬克思主義這套「大理論」來看當今的香港和世界,我們能看見甚麼端倪?狹義來說,看不出甚麼;廣義一點來說,反而透露出歷史的大轉折。當今的生產工具,已進一步擺脫工廠的牽絆,甚至可以做到無本生利:Facebook、Google、Apple 等企業,現在都舉足輕重;但表面上的資訊平台,往往需發展成買賣平台才可以大賺。Facebook、Google 靠的是影響力帶來的集資能力,也靠着廣告的吸金力;Apple 起碼憑軟件程式的優異而突圍而出,iPhone 一次過吞了手機的大部份市場,其實也吞了相機的大部份市場。
Facebook 是中介角色,Apple 的 iTune Store 和 App Store 和甚囂塵上的升級版 Apple TV 也都是中介角色;近日成了熱話的 Uber,也是中介角色。擁有了所有人都會使用的虛擬平台,平台擁有者就有機會憑壟斷來剝削真正的勞動者:程式員、內容提供者都包括在內。事實上,這種剝削已經在生活中不斷發生,將來會愈演愈烈。媒體的虛擬平台,已漸取代工廠甚至金融資本而成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生產工具,而這種平台的壟斷特質,從一開始就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推進,時間愈久就愈難把壟斷打破。而結果打破舊壟斷的,往往是新的、更龐大、更兇狠的壟斷。
社會學者例如 Immanuel Wallerstein 多年來已經不斷解釋: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不單沒有必然關係,而且往往衝突頻繁。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是大型資本的壟斷,而並非自由市場;自由市場也可以活躍於福利為本,有社會主義傾向的國家。現時的中國大陸、香港、美國,是極端的資本主義;香港、大陸更加是奉行計劃經濟的資本主義體制。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深思。
(原文刊於第三十六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11月16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圖片來源:John Jabez Edwin Mayall,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