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反修例風波至今已屆一年,除了民怨不止令人深思以外,經常出現在示威現場的記者,身份與認證問題,仍成為關注焦點。在示威現場,記者拍攝當前實況,記錄真相,然而仍未至鉅細無遺,因此有不少人成為「公民記者」,或是自組網媒。與此同時,本年5月的母親節(5月10日)發生兩名分別12歲與16歲的網媒記者,在示威現場採訪被警察帶走的事件;同日亦有網媒《全民記者》的記者直播時拍攝女警,並以旁白粗言穢語評論女警的身材。上述兩事曝光,觸發市民對記者身份認證與記者專業操守的質疑。
示威現場不宜有十二歲記者
本報在5月29日至6月25日進行手提電話民意調查,了解市民的看法。首先,普遍受訪者都對網上的示威直播,有所了解。超過九成人(487人,92.94%)有看過網上的示威直播,沒有的只有約半成(29人,5.53%),不清楚者不足半成(8人,1.53%)。
有近七成人(360人,68.44%)認為經常出現危險的示威現場,是不應有12歲記者採訪,認為應該者有近兩成(100人,19.01%),無意見的人有約一成(66人,12.55%)。上述兩點的前提下,有七成人反對兒童採訪,可以理解為現場情況的危險程度並不是兒童可以應對,更遑論採訪;二是直覺現場混亂,擔心幼童安危所致。
對於政府以《僱用兒童規例》,質疑兒童記者身份的說法;而有關網媒回應指他們的記者是義務的。受訪者對政府的質疑是否合理,意見分歧。認為合理的人有約四成半(230,44.06%),認為不合理者僅多兩個百分點(246人,47.13%),無意見的有近一成(46人,8.81%)。認為合理者,理據如前所述,值得深思的是認為政府質疑不合理者,其理據為何。
直播言語猥褻女警 七成半人不齒
至於有記者拍攝女警時,以旁白粗言穢語評論女警的身材,近七成半人(386人,73.66%)認為此做法不符記者身份,認為符合者只有約一成(63人,12.02%),比無意見者低兩個百分點(75人,14.32%)。數據反映,現時網媒如雨後春筍,市民對記者專業應有之義,有一定期望。
而事件發生後,是否大多數都認同記者證應否由政府統一發放呢?香港現時並無記者牌照制度,在發生上述事件後,有聲音指應該有政府記者發牌制度,在調查中有近四成人支持(218人,41.44%),認為不應該則較多,佔超過一半(279人,53.04%);無意見的約半成(29人,5.52%)。
一旦政府發牌 多數人懼妨新聞自由
有一半人(288人,54.96%)認為,政府記者發牌制度一旦成真,會打擊香港的新聞自由。認為不會的有四成(214人,40.84%),無意見者有半成(22人,4.2%)。整體而言,有近六成人(313人,59.62%)不滿現時香港的新聞自由狀況,滿意者有三成(170人,32.38%),無意見的不足一成(42人,8%)。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新聞自由,確保了真實訊息的傳播流通,在現時港府收緊市民各方權力的氛圍下,新聞自由還可以殘存多久呢?
(於95%可信度下,樣本誤差為+/-5%)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3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