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譯簡史

聖經中譯簡史


舊廣東話聖經的珍本數碼版 (圖片來源 |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聖經的中文翻譯,最早可追溯至公元三世紀,但要到公元七、八世紀才有把聖經譯成中文的文獻——「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講述教義、景教入華史等。根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當時已經將部分的舊約與新約翻譯成中文,然而今天這些經文都已失傳而不可考。元朝期間,天主教方濟各會派傳教士到中國傳教,科維諾主教於1305年1月8日從北京寄給羅馬教皇的信中提到,「現在我已將全部新約和詩篇譯成中文,並請人用最優美書法抄寫完畢。」但未見流傳。到明末清初,天主教傳教士入中國傳教,約在1700 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巴設(Jean Basset)曾翻譯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和保羅書信。18 世紀末,法國耶穌會傳教士賀清泰(Louis de Poirot,1735-1814)才陸續將聖經從拉丁文譯為官話,但沒有全部翻譯。

基督新教方面的聖經中譯活動,要到十九世紀初才真正開始。而我們通常也把中文聖經的翻譯史,從這段時間算起。1807年,倫敦傳道會的馬禮遜(Robert Morrison)抵達中國開始宣教工作,但因當時滿清的法令所限,他無法傳道,因此他轉投聖經翻譯的工作。馬禮遜於1813獨力完成新約全書,並與另一位倫敦傳教會的宣教士米憐(W.C. Milne)合作完成全部新舊約的翻譯,1823年在馬六甲出版,名為《神天聖書》。此後,不同的聖經譯本相繼出現,有文言文、白話文、更有大量不同地方的方言版本,例如是上海話、溫州話、閩南話、客家話,當然,少不了廣州話。

廣東話聖經

十九世紀中葉,清廷開放五口通商,大批西方來的宣教士相繼來華,其中不少以粵省為起點。為了方便傳教,西教士往往就地學習粵方言,並著手編寫和出版基督新教的經典《聖經》。廣州土白有羅馬字譯本和漢字譯本兩種。由1862年首先出現單篇《馬太福音》到1894 年新舊約全譯本的出版,歷時三十多年。

最早的漢字譯本是1862 年美華聖經會在廣州出版的丕思業(Charles Finney Preston)的馬太福音。1877 年出版多人翻譯的新約全書,由大英聖書公會、美華聖經會和個人資金資助出版,1886 年修訂本再版。1894 年上海美華聖經會出版聖經全書漢字本,由那夏禮(Henry V. Noyes)和香便文(B.C. Henry)翻譯,他們倆還於1895 年修訂了新約。1926 年大英聖書公會和美華聖經會出版新約全書,P.H. 詹克斯(P. H.Jenkins)和「Wang T.N.」是主要翻譯人。1938 年在大英聖書公會和美華聖經會的支持下,詹克斯和Kwang Ning Fat 修訂了舊約全書。廣州土白亦有有多種羅馬字譯本:1913 年新約全書(上海出版);1915 年聖經全書(上海出版、橫濱印刷)。

和合本

十九世紀初,新文化運動開始,文言文被排擠,較通俗的淺文理應時而起。聖經的翻譯也為滿足大眾的需要,淺文理的譯本紛紛出版。淺文理譯本雖受歡迎,但只是一段很短的過渡譯本。十九世紀中葉,由於當時朝廷和各地官員所用的語言(即官話,今天的國語),適用全國百分之九十的地域,要更有效地把福音傳給中國人,官話譯本聖經就不能或缺了。因此這個百花齊放的景象,最後終於為和合聖經譯本的出版所終結。在當時幾十種聖經譯本中,教會和信徒實在需要一本劃一的標準聖經。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特別是英國與海外聖經公會駐中國代表韋威廉(William Wright)的奔走之下,終於促成一次龐大的合譯工作。官話和合本的翻譯,也就是今天我們最熟悉的《和合本》,第一次的翻譯委員會會議是在1891 年年底舉行,但是要到了八年後1899 年四福音才完成, 全部的聖經於1919 年二月正式面世,定名為「官話和合本新舊約全書」,後來更名為「國語和合譯本」。

《和合本》實在為教會提供了一部翻譯比以前更準確、更適合大眾閱讀的譯本,於是它就成了教會和信徒最受歡迎的聖經譯本。亦因為此,不同方言的版本漸漸式微,香港只有幾間注重傳統的教會,一直採用1894 年的舊廣東話譯本作為教堂用聖經。但由於廣東話經過一個世紀的演變,舊譯本的經文已變得不大適用了。上一個世紀八十年代中,聯合聖經公會亞太區翻譯部門就應香港這些教會的要求,着手重新翻譯廣東話聖經,參考了和合本和現代中文譯本,於一九九七年出版。十六年後的2014 年,廣東話遭政治打壓,在下不厭其煩,為廣東話聖經尋根,盼望講廣東話的信徒會珍惜這份屬於我們的瑰寶。





(原文刊於第十六期《熱血時報》,於2014年2月23日免費派發。
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