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看抖音

西人看抖音


相信各位看官,都不會對中國的時限十五秒短片應用程式「抖音」有什麼好感。2019年1月10日的《大香港早晨》第四節,黃洋達評論中共要求影片網站建立「先審後播」制度,務使上載片「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提供正向、優質的影片內容」之〈網絡短視頻平台管理規範〉,竟廢掉令年輕人腦殘及消磨反抗意志的法寶,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習近平是個貨真價實的毛派,他渴望年輕時「激情燃燒的歲月」重臨,當然不會滿足於以頹廢麻醉青少年。過去一年,抖音登陸西方國家之歷程令人啼笑皆非,而其所反映的敵我矛盾,卻教吾人憂心。

大約由2018年8月起,YouTube上年輕人收看率較高的短片,夾雜大量「抖音」廣告插播,令受眾十分反感。兩個月後,網民的反應卻出現微妙變化,認為既然那是專門上載「鳩片」的「鳩app」,不如以反諷的態度來玩「抖音」,結果愈來愈多黑色幽默的「MEME圖式影片」在該網出現。到了11月,就連紅得發紫的YouTuber PewDiePie亦全力推介「抖音」。

左右錯位的當代西方世代政治

正如拙欄早前所述,西方的「千禧世代」較為左傾,但他們在之後的「Z世代」(泛指公元2001年後出生的人),不少人傾向右翼 - 雖然眾多民調結果顯示左多於右,但吾人還是較為取信於右傾之說,皆因即使是在有利左派的民調之中,左勝於右的百份比甚為些微,大異於「年輕時左傾,三十歲後逐漸轉右」之傳統智慧。

Z世代出生之時光纖網絡漸次普及,因此他們可謂由互聯網餵養的初代,主要「食品」是搞笑短片及改圖,慢慢演變並創立MEME圖風潮;及至現在,抱着惡搞心態玩「抖音」。在這代人的成長歷程中,已不止一次被掌控媒體及教育機器的左翼長輩吐糟,由2014年「Game民門」(Gamergate controversy,一般譯作「玩家門」)起,以至有西洋年輕人在「抖音」上載戲謔政治正確短片,都例牌祭出「你這個法西斯.jpg」標籤,結果一如PJW(詳見62期熱血時報印刷版報紙,拙欄〈精英總要犯同一錯誤〉)之觀察,夫「抗衡文化」(counterculture)者,乃對主流文化之逆反也;當原有的左傾「抗衡文化」成為媒介主流,往後Z世代進入反叛年齡,他們所炮製的「抗衡文化」自然會偏向右派。

東西方身土不二之士難以合流?

若把當今世界政治矛盾的軸心由文化左右之爭轉移到全球化與身土不二的意識,懷有後者想法的人,他們的成長地決定了其敵我觀念:身在香港的我們,當然會把地獄鬼國及其殖民列為頭號敵人。雖然我們當中不少人受到西方同好影響,對伊斯蘭教徒充滿疑慮,甚或厭惡,但當中共以文化種族滅絕的手段對付維吾爾人,為之拍掌叫好的相當罕有。

同一件事放在西方,卻完全相反。歐洲大陸因伊斯蘭世界的移民及難民激增,相對於歐洲原住民出生率劇減而構成人口換血;美國則是因為反恐戰爭,甚至有早前北京駐雅典大使,主動探訪當地右翼政黨「金色黎明」,雙方言談甚歡。歐美體制中人,無論文化意識形態,大多已醒悟到中共的威脅;但西方的年輕人,除非居於大城市,對強國人炒高樓價有切膚之痛,否則對新近主媒體開始指控「抖音」內藏間諜軟件一事,未必有所警覺,甚至會認為那是左膠打壓「抖音」的借口。

如何堵塞這個統戰漏洞,令人頭痛!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6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