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獲麟,歷史轉折

葉劉獲麟,歷史轉折



葉劉淑儀遭舞動中的麒麟撞倒,成全城熱話。鄭中基引用中文維基,然後留下「我愛麒麟」一句,更網上瘋傳: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常與龍馬混淆。公獸為麒,母獸為麟,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關於麒麟的故事,不止於此,且當中甚有寓意。傳統看麒麟為瑞獸,是大吉之兆。更相傳孔子出生時,麒麟顯現,所以是吉兆。查《史記》〈孔子世家〉,無此記載;關於麒麟的,卻有魯哀公西狩獲麟一事: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中略)〔又曰:〕『吾道窮矣!』喟然歎曰:『莫知我夫!』」

〈孔子世家〉載孔子在魯國以至列國都不受重用,整篇儼然是他不斷面試,不斷未得取錄的辛酸史。哀公十三年,孔子回到魯國,最後一次「面試」,結果「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才退隱,著書立説。到了哀公西狩獲麟,孔子就開始寫《春秋》,最後寫到哀公十四年獲麟一事而止。

司馬遷寫孔子,和他在〈報任安書〉的自述一脈相承。他列舉了古代「倜儻非常」而留名後世的人,都想以身報國而不為所用,才退而著書立說,抒發悲憤之情。他寫《史記》,心情也一樣。

獲麟一事,標誌了孔子終於決定放棄現世的功業,退而論書策,「思垂空文以自見」,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得後世所用。這不是甚麼大吉的祥瑞,而是深邃的悲涼。

羊年伊始,葉劉「獲麟」,何異一部《春秋》的結束?但這也是另一部《春秋》的開始:這個新故事將如何展開,發自人心所向,繫於眾生所想,依仗大家的堅持。

(大紀元片段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