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批評「狙擊水貨客行動」是擾民及徒勞。擾民論猶可理解,但佔領期間已有不少作者撰文回應,在此不贅。而徒勞論更值批駁,筆者特撰此文回應。
狙擊水貨客行動目的有二: 其一是對抗自由行泛濫;其二是對港共政權宣戰。狙擊行動能達到上述目的嗎?
第一,狙擊行動是較大型的激烈抗爭,傳媒不能不報道。當然,維穩傳媒會嘗試冷處理,甚至歪曲事實。然而維穩傳媒無可避免要呈現一個頻密抗爭下的社會亂象,亦需將自由行問題納入報道。
經報道後,不止的激烈抗爭引入大眾視線,持續社會動盪,會逼使那些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的香港人,去思考一下為何如此,如何根治等問題,朋輩親人之間亦會互相爭論,這是持續激烈抗爭對於一般市民的作用。誠如陶傑佔領期間撰文所言,「佔領行動」讓港人真正認清自己。
當然,激烈抗爭也會觸發某些所謂中立市民站在港共政權那邊,但對於那些被飼養於農場裡,仍會支持農場主人的豬犬牛羊,不可能因為顧忌他們而放棄抗爭。
第二,佔領暫止後,2月1日遊行人數減少,這不等於香港人已趨向激進,但至少顯示很多人已在思考抗爭效用的問題。這班重視實務的香港人,只要他們意識到抗爭將成氣候,而且激烈得來相對安全(即人多)的話,他們是會走出來的。
佔領暫止後,持續而較具規模的激烈抗爭,其實是在磨劍,是在暴露警方的醜態,每次差佬施發胡椒噴霧、非禮女性及胡作非為,都是在積累民憤,也是在維持抗爭士氣,並啟導下一次大事件。這是激烈抗爭對那些已有初步政治覺醒的市民的作用。
最後,持續激烈抗爭能逼使港共政權回應嗎?縱使專制如梁振英政府,也需維持社會穩定。正值政改表決前夕,港共政權正竭力避免928事件重臨,而任何激烈抗爭都可以是導火線。
只要抗爭人數持續地多(數以千計),能真正癱瘓社區的話,特區政府要麼於市區強硬鎮壓(或會觸發更大規模示威),要麼妥協(宣佈削減自由行是最低消費)。若參加抗爭者持續只有數百人,政府則會選擇半疏導、半打壓(就如日前屯門一役),但長此下去亦會對它產生壓力,因為每次激烈抗爭,都在製造輿論,積累民憤,點燃星星之火。
因此, 激烈抗爭未有即時成效,並非因為抗爭無用,而是抗爭者人數不足之故。試想像每個周日都有數千人,甚至近萬人癱瘓各大自由行旅客熱點,政府能不回應嗎?
當持「抗爭徒勞論」者也站出來抗爭,才是真正檢驗「抗爭徒勞論」是否正確的時候。